戴复东(1928.4.25 -),安徽无为县人,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复东先生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任教于同济大学。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
戴复东先生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背景
学历及职业经历
1999-,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7-1991,EAROPH地球东部区域规划与住房组织副主席
1952-,同济大学,建筑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 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1948-1952,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士
代表实践项目
武汉东湖梅岭工程
山东荣成北斗山庄
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大厦
主要论著期刊论文
[1] 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
[2] 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
[3] 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
[4] 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
[5] 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
[6]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
成就及荣誉
[1]1984年,贝聿铭华人学者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