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级别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纵向科研项目的数量、等级、经费总量均显著提高。在这些纵向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多名科研领军人才、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多名优秀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同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始终在国际化视野下开展科学研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高工、德国慕尼黑工大、日本京都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等世界著名高校有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2015年获批项目)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类型 | 起止时间 |
中国城镇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 王建国 | 重点项目 | 2012-2016 |
康复设施空间与环境的设计模式研究——基于疾病种类及治疗阶段的视角 | 周颖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参数化风景园林空间密度研究——以建成环境为例 | 李哲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南京民国建筑修缮BIM模型实例库的构建及其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 | 方立新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基于“数字链”系统的建筑设计与数控建造 | 李飚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江南古典园林与城市水系的关联研究 | 陈薇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基于气候适应性模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绿地形态优化策略 | 谭瑛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基于水热迁移分析的砖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技术研究 | 李永辉 | 面上项目 | 2015-2018 |
城市中低价住宅用地的交通便利性模型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屠苏南 | 面上项目 | 2014-2017 |
基于普及运算的互动建筑界面原型研究 | 虞刚 | 面上项目 | 2014-2017 |
基于系统耦合与功能提升的城市中心再开发研究 | 阳建强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特大城市中心区多核空间结构模式的定量研究:基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案例 | 杨俊宴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生命周期理论的长三角办公建筑低碳评价与设计方案选优研究 | 彭昌海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研究——以竖向设计为例 | 成玉宁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江南水乡村镇低能耗住宅技术策略研究 | 杨维菊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面向身体与地形:中国半工业化条件下建构学理论及其本土策略研究 | 史永高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低碳时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城乡配置规划与土建设计研究——以江苏地区国家电网典型设计为例 | 汪晓茜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面向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徽州传统村落集群研究 | 龚恺 | 面上项目 | 2013-2016 |
基于空间历史信息系统(HSIS)的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 董卫 | 面上项目 | 2012-2015 |
城市智慧型社区居家养老居住模式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 鲍莉 | 面上项目 | 2012-2015 |
“就业-居住”共轭视角下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模式研究 | 吴晓 | 面上项目 | 2012-2015 |
新型城市化阶段长三角城市区域就业空间演化与重组研究 | 王兴平 | 面上项目 | 2011-2013 |
低碳建造目标下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风险及其比选决策辅助支持系统研究 | 方立新 | 面上项目 | 2011-2013 |
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空间程序生成及数控建造 | 李飚 | 面上项目 | 2011-2013 |
基于地域的医疗设施规划方法研究 | 周颖 | 面上项目 | 2011-2013 |
快速交通对城市近郊大型绿地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王晓俊 | 面上项目 | 2010-2012 |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机理和优化控制 | 王建国 | 面上项目 | 2010-2012 |
基于量化技术的集约型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研究 | 成玉宁 | 面上项目 | 2010-2012 |
基于全程动态评价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机制研究 | 蒋楠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开放式办公室内的声私密度预测与优化方法研究 | 闵鹤群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城市大量低标准住宅宜居性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 郭菂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城市绿道网集约化布局的空间调控机理量化研究 | 周聪惠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模式及其量化评价体 | 徐宁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不规则材料的数控加工与实时三维扫描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华好 | 青年基金 | 2015-2017 |
行为叙事的空间启动--以空间句法为研究媒介的建筑空间生成研究 | 朱渊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蓄能建筑墙体中相变材料部分熔化特性与非对称模型研究 | 金星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应用视野下的晚明以来江南园林叠山历史发展与技艺传承研究 | 顾凯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基于产权视角的民居类历史街区形态分析理论及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江泓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基于城市空间网络分析技术的地标性大型公共建筑空间分布研究 | 陈晓东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基于地域功能理论的中小尺度功能空间组织机理研究 | 陶岸君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基于“事件性”的“革命旧址类”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沈旸 | 青年基金 | 2014-2016 |
基于视觉感知的城市俯视景观分析与控制——以南京为例 | 高源 | 青年基金 | 2013-2015 |
大型保障性住房空间模式和综合实效研究 | 王承慧 | 青年基金 | 2013-2015 |
基于居民生活方式与家庭直接生活能耗关系的住宅设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张彧 | 青年基金 | 2013-2015 |
基于DPE(设计效能评价)的民国建筑渐进式性能提升模式研究 | 吴锦绣 | 青年基金 | 2013-2015 |
南方地区砖构建筑遗址中传统青砖性能劣化研究 | 李永辉 | 青年基金 | 2012-2014 |
政策分析角度的苏南乡村空间集约化规划研究 | 王海卉 | 青年基金 | 2012-2014 |
基于图形的建筑设计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 韩晓峰 | 青年基金 | 2012-2014 |
面向交通效率提升的旧城中心区疏解与再集中更新模式研究 | 周文竹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基于生态效应场分析的高密度中心区绿地空间结构量化研究 | 谭瑛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结构机制及相关FRP修复技术研究 | 淳庆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模型与技术策略及其在南京地区的应用研究 | 陈洁萍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南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道路交通改善方法研究 | 李新建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数值模拟和遗传算法联合驱动的多目标性能化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 石邢 | 青年基金 | 2011-2013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空间规划的节能策略研究 | 顾震弘 | 青年基金 | 2010-2012 |
册封体制下明朝与朝鲜建筑制度关系研究 | 白颖 | 青年基金 | 2010-2012 |
基于普及运算互动媒体的可调适性建筑研究 | 虞刚 | 青年基金 | 2010-2012 |
绿色技术及其量化指标在长三角住区中的适宜性研究 | 杨靖 | 青年基金 | 2010-2012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类型 | 起止时间 |
传统古建聚落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王建国 | 项目牵头(含5个课题) | 2012-2015 |
水网密集地区村镇宜居社区与工业化小康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徐小东 | 课题 | 2013-2016 |
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建造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 张宏 | 课题 | 2012-201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类型 | 起止时间 |
中国创新型都市圈发展的路径设计与规划导控研究 | 王兴平 | 重点项目 | 2013-2015 |
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1910-1950) | 李海清 | 一般项目 | 2015-2018 |
近代中国本土城乡规划学演变的学科史研究 | 李百浩 | 一般项目 | 2014-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