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牛首山东麓酒店综合项目规划与酒店建筑设计

2020研究生设计课程|牛首山东麓酒店综合项目规划与酒店建筑设计




课题:牛首山东麓酒店综合项目规划与酒店建筑设计

课题类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

指导老师:周颖

特邀评委:傅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集筑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史永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参与学生:王举尚、邹心怡、辛阳鹏、徐明月、祝宸、图尔新、坎杜(国际)、迪卡(国际)、艾萨克(国际)、林潇(国际)

课程时间:20209月至20211


项目背景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它的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佛禅文化源远流长。

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

佛顶塔: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塔望远,可尽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佛顶寺: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



条件认知

项目概况:作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综合商业配套的重点项目之一,牛首山东麓酒店综合项目 位于牛首山东入口游客中心北侧,该项目规划有酒店、宴会大厅、演艺中心、文创中心。

区位:基地坐落于宁丹路和天阙路交汇处,背靠牛首山,北面有水池,是景区入口的一个重 要展示区。

功能要求:本项目拟建设五星级多功能酒店一座,服务涉及住宿,宴会,会议,禅修,度假 等,酒拟设客房约 451 间,宴会厅可满足千人宴会及会议需求。配套演艺中心与文创中心设施依托牛首山文化旅游的品牌优势,强势打造牛首山文化特色。

  

课程介绍

本课题希望通过教学与实际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设计中开展多变场地条件下的公共建筑功能空间与形态研究。课程要求学生研究度假与禅修酒店功能、空间与形态的特点,形成对高端酒店的感观认识,探索地形及文化对公共建筑形式表达的影响,基于场所营造的在地设计,诠释在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前提下,保持其场所个性的设计手法。禅修酒店设计源于现有实际设计项目,包括大型公共建筑群体的整体规划,功能划分,流线组织及建筑空间塑造设计。



教学成果


第一组

徐明月 图尔新 艾萨克(国际)

以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于牛首山景区东入口、游客中心北侧处规划设计了禅修酒店,设计和考虑与周边山体地貌和游客中心的关系,以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场地地形,形成大堂开敞居中、公区集中布置、客房区院落成组的整体布局,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行走路线与景观的视景互动。规划层面以依山就势为构思,由动态的公共领域逐渐过渡到静态的私密空间,建筑体量随地形逐级上升;建筑层面以师法自然为构思,灵感来自牛首山的灵秀山水,酒店起伏的天际线为山,引入水系作景观镜池,山水相映;细部层面以清雅自然为构思,建筑风格简洁而沉静,出挑檐口,材料融入自然,在日常中感受佛法。

设计策略

总平面

鸟瞰图

节点透视



南京大学傅筱教授点评:第一组化整为零的设计策略是对的,设计的深入程度也值得肯定。改进的建议是请不要用直线型的网格去做这个设计,有些体量应该可以随着地形旋转。如果依山就势去做设计,你会感觉这个房子就应该长这个样子。现状外部条件是一个自由的自然环境,但加上这样的方格网的房子和人工挖掘处理后的平整场地,变得有点不自然。因此,以负建筑的姿态融入自然环境的体量化解设计手法,非常值得去深入挖掘和探讨。

  第二组

祝宸、王举尚、林潇(国际)

本案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麓。牛首山被誉为佛教圣山,内含佛顶宫、佛顶塔、弘觉寺塔等,文化底蕴深厚。然而,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往往呈现出雄伟宏大的游客视角和建筑表达。作为居住乃至禅修的场所,酒店对于居住者而言,或许需要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建筑氛围。

所以,带着这样的重新思考回归环境,从牛首烟岚中提取出“云雾”的概念原型,希望创造出“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居住氛围。而在后期深入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星状放射的布局和贴合地形的片状形态。这样,在面对周边文脉符号打开的同时,又能营造向心的共享空间,实现最近的服务距离,提高了酒店的整体效率。

概念图

概念发展

总平面图

中庭意向

分析图

效果图

南京大学傅筱教授点评:第二组同学的优点比较明显,做的放射状的东西,虽然是很强势的介入,但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所有景观都有回应,第二是所有流线都最短。但中间又做了个空的,应该将伞作为结构,上面加顶,这就将约束和自由下解决的较好,但它是否是介入场地的最优解,这就需要考虑了。当你采用一种母题法这样图案性很强的东西,它不是自然界原本有的。古人的改造能力很弱,一定不会做这样的形态,现在技术发达了,在建筑上更应该采用一种弱者的姿态来对待自然,技术很强,但是很尊重自然,图案可以解决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三组

邹心怡 辛阳鹏 坎杜(国际学生) 迪卡(国际学生)

现代技术驱动下的牛首山东麓禅修酒店设计。本设计目标是运用现代技术分析的方法来突出酒店的在地性特点。通过对酒店实地调研,分析山地肌理,对山地进行计算机生成模拟,将地形网格化,并根据地形进行网格扭转;分析一年十二个月中温度、湿度、风向、雨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场地网格的筛选,进而形成建筑形态。在现代技术分析的设计手法下,也考虑到了建筑功能、人的行为活动及景观等方面,希望可以突破传统形式,创新出一个现代化禅修酒店的设计思路。

南京大学傅筱教授点评:第三组同学的方法我觉得很好,技术的介入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单调,技术的目标并不是说让技术来做一个设计,而是它帮助我们将场地梳理的更加清晰,最后综合在大脑里。现在对于一些分析比如风向的分析,以前是靠积累,现在可以精确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这个是值得研究的方向。我们利用技术生成了一个网格,我们生成了建筑的体量,我们景观的部分是否还要遵循网格呢?这时候我们发现,自然的东西弱化了,理念的东西加强了。这其实是西方的思维,强大就可以改造自然,可以把草木修剪得整齐。而中国人不这样想。中国人认为我跟自然是一致的,要自然的生长,自然与我是一体。因此建筑的后期生成是否要遵循既定的网格还有待探讨。



  研究生阶段设计课学习的意义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傅筱教授:关于研究生课程设计的学习方法。本课程要求在牛首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中设计一个具有禅意文化的高端酒店。由于酒店本身功能复杂,再加上地形起伏不定,使得这个设计课题有相当的难度。总的来说,三组同学都对这个场地有自己的认知,采用了不同的设计路径和手法。这三组配合起来,可以从中学到不同的东西。所以说,跟着老师做一个课程设计,不是仅仅做设计而已,而要深入理解课程设计的意图。这样就会有深刻的体会,从而通过课程设计学到更多的东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史永高教授: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计应该融入更多的研究和思考。在动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禅修宾馆做一些带有铺垫性质的研究。例如,你们可以思考:禅修的本意是什么?禅修酒店是否一定要奢华?五星级酒店是否也能提供禅修空间?等等一系列问题。假如我们把快捷酒店、精品酒店等几种类型放在一起来考虑的话,我觉得对禅修文化的讨论可能会上升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研究生阶段,不要总是被动地接受设计任务书,我认为甚至可以对任务书本身提出一些质疑,这对于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对禅修酒店做一点小小的研究,你或许可以发现设计时不一定要遵循当前以舒适性为主导的精品酒店的设计模式。换句话说,你的设计想法既可以符合当前的潮流,也可以背道而驰,关键要体现出你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另外,汇报方式也需要改进。今后,你们不管是做研究、写硕士论文,还是做实际项目,在跟甲方沟通、跟规划部门沟通时,从汇报的开始一直到最后,所提出的策略都应该是连贯而且有力的。这样,你们得到的设计训练将远远超过本科阶段。

总之,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计要体现出研究性。这种研究性不仅仅体现在设计方向的选择,还表现在基本立场、价值观念、对待事情的态度、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指导教师


周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行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