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动谱新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携手新街口街道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1

01 引言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325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联合建筑学硕士生五党支部、规划硕士生二党支部,与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党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社联动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豪裕老师、团委副书记王艺璇老师带领学生骨干,与新街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丹、新街口街道宣传委员温荣等社区代表深入交流,回顾八年合作硕果,共谋未来实践新方向。这场跨越象牙塔与市井街巷的对话,是校社情谊的延续,更是青年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座谈会现场



2



02 深耕八年:从“微课堂”到“红豆荚”,校社共育初心如磐

座谈会上,刘丹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党建引领下街道发展的累累硕果,这为多年来校社的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紧接着成贤街社区书记万六梅回顾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社区合作的历史渊源:“从2017年的‘成贤微课堂’到‘红豆荚’志愿服务再到如今的‘校+社’服务,东大建筑学子用专业为社区注入了青春活力。”八年间,学生党员化身“社区规划师”,完成党群服务中心空间改造、社区文化墙设计、社区花园等项目;依托“红豆荚”品牌,学生志愿者每周为200余户家庭提供美育科普、节日活动策划,将建筑美学融入居民生活。其中,社区“明星活动”风筝节、微绿地共建等活动,更是成为校社联动的亮丽名片。  

新街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丹发表讲话

张豪裕老师表示:“基层是读懂中国的最佳课堂。同学们在为社区服务的八年时间中不仅锤炼了专业能力,更在社区烟火气中感受到了民生温度。近年来学院持续搭建校社合作、校企合作新平台,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勇担青年使命,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豪裕书记发表讲话



3



03 破局创新:街区治理,青年智慧点亮未来

王艺璇老师向街道和社区领导全方位介绍了研会的主要工作,并强调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学校通过加强学生的基层锻炼,有助于其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而为国家和社会持续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多元需求,双方聚焦“破局”展现了校社联动的丰硕成果,团委实践部负责人胡逸澜与规划硕士生二党支部书记郭艺、建筑学硕士生五党支部书记张逸凡围绕“空间焕新、安全赋能、党史课堂、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活动案例分享和未来合作构想。


温荣随后抛出橄榄枝:“新街口街道‘人文新街口’专栏正需要青年力量!从千年城墙遗址到现代商圈故事,期待同学们用设计语言重塑街区文化IP。”

师生与社区成员深入讨论



4



04 双向奔赴:从“象牙塔”到“实践场”,育人答卷写在基层

最后,校社双方紧扣“党建引领、需求导向、专业深耕”原则,在文化传承、民生服务、品牌深化及校企联动四大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未来将以共建党史课堂、赋能社区美育活动、搭建就业实践平台等多元路径为抓手,推动高校育人成果与基层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共绘校社协同育人与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答卷。



师生与社区万书记交流合作方向

活动合影


信息来源:建筑学院学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