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王建国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祝贺王建国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公布了新一届院士名单。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使得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齐康、钟训正、程泰宁三位院士基础上增加到四位。王建国教授的当选不仅是对他长期以来在城市设计和建筑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新一代“东南学人”的风采,而且也是东大建筑教育和办学水平稳居国内领先的重要见证。

王建国教授

1957年出生

1978年入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学士、硕士)

1989年获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导师齐康院士)

1989年至今任教东南大学

2001-2014年先后任建筑系主任、建筑学院院长

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4年the Cityscape 2004 Architectural Review Awards国际奖

2011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

2012年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主编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

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主要学术成果:

王建国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建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大尺度城市设计数字技术方法、建筑设计创作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1、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城市设计工程实践及专业教育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首次建构了基于城市“型”、“类”、“期”属性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凝练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城市设计方法论;首次提出了城市设计实施操作的“双重过程论”和“绿色城市设计”的学术思想;

先后出版《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二版)和《城市设计》(三版)二部专著,总印数6.28万册;主编第一部由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城市设计》教材;主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设计”学科词条;成果被多位院士认为是国内“最为系统完整”、“填补空白”的研究成果。2003年,城市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该领域国内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研奖项。在城市设计领域,作为指导教师获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内建筑学科近十年来唯一获奖)。

南京老城形象特色和空间形态(2002)

常州市万福路—常澄路城市设计(2003)

城市设计代表性著作

2、针对中国特定国情,研发了系列大尺度城市设计的量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从技术层面初步破解了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紊乱、建筑开发强度失控及景观科学优化等方面的科学难题

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原创建构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科学判定的技术方法;首次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动态随机视点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成果应用实施于南京、杭州、郑州等地的城市设计工程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1项获批,5项通过实审。发表SCI论文2篇,并在MIT、UCL、TU Delft讲学交流,得到国际城市设计权威学者、U Penn巴奈特教授和MIT桑托斯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具有竞争力而有效的城市设计途径”。这些“引领性研究”已使他成为“具有国际地位的学者”。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景观提升工程(2014)

杭州西湖景观提升规划设计(2009)

上海世界博览会国际规划设计竞赛方案(2004)

3、系统开展城镇建筑遗产保护改造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针对全球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生研究,继而拓展到城镇历史环境保护领域。主持开展针对城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研究;研究建立了遗产建筑综合价值评估标准和定量评估方法,初步廓清了中国传统木构和砖构建筑的结构机制和材料退化机理,研发出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和既有建筑更新保护可视化的软件并获著作权,相关论著他引1669次。

应邀出席国际建协21届大会,研究成果入选相关展览;在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WUF)等重要国际会议做遗产保护专题学术报告;出版专著《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2012年,“遗产类建筑综合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概念性国际规划设计(2011,联合主持)

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2014,联合主持)

4、理论探索、教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长,取得业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

王建国教授先后出版论著7部,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论文3篇、《建筑学报》和《城市规划》34篇。论著正面他引超过8000篇次,并先后16次在世界城市论坛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做主旨发言。

30年来,王建国教授及团队先后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的工程实践,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30多个城市完成了60余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先后获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1箱、三等奖1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表扬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国际奖2项,国际竞赛中标及获奖9次。

代表性的设计成果包括:绵竹市广济镇灾后重建公共建筑群、中国国学中心、南京总体城市设计、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常州市空间景观规划、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厦门钟宅湾地区城市设计、南京明城墙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南京中山陵博爱园和天地科学园规划设计、南京大报恩寺塔遗址保护和新塔规划、杭州西湖申遗东岸景观提升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公共教学楼、牛首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等。

同时,他牵头编写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建筑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主持“建筑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视频网络公开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培养博士和硕士80余人,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1);201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指导博士生获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建筑学科近十年唯一获奖)。

东晋历史文化暨江宁博物馆(2014)

南京牛首山游客服务中心(2013-2015)

四川绵竹广济镇文化活动中心(200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