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三:流域景观

主持人:刘颂教授

     2017年5月13日(周六)15:30—17:30

东南大学大礼堂春晖堂

本论坛聚焦长江流域特征性的历史地理景观,及其在近代与当代的变迁。五个报告内容涉及长江上游人神交通的崖墓营造,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城市景观与私家园林的近代转型,在当代景观规划中作为城市活性纤维的绿道系统,以及通过解析与测量的量化模型研究城市开放空间的方法路径。


 

 

报告3.1:掩门人——西南崖造新探

冯棣,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2010年获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2014年访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主要从事地域建筑史学、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尤以西南地区崖墓、石窟寺、靠崖建筑等崖造及其与印度、新疆和北美印第安崖居的比较为重,已发表论文《西南石窟寺石刻形象反映的建筑类型特征研究》、《巴蜀汉代市肆考略》、《融汇与彰显:新疆石窟寺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检视》、《略论印度石窟寺在中国的传播演变》、《美国印第安崖居及其保护思想研究》、《崖壁建造——北美崖居聚落研究》及译文《1492年前的拉丁美洲建筑》等。在持续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西南民间建造、民族记忆书写以及“西南夷”多文化源的建筑实证研究。

 

摘  要:西南多山,从汉至唐至于明清,崖造一直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人们用以保持人神交通的方式,崖居、崖墓、石窟寺,靠崖佛观广布陡坡崖壁,其中兴于东汉的崖墓被相信是一种具有格外特殊能力的空间。崖墓流行之时,正值中原王国迅速向西南拓殖至毗邻印度,崖墓也因此被视为汉代西南夷文化与中原文化、印度文化特殊交流时期的截面缩影。中国营造学社与史语所曾经在抗战期间广泛调查西南崖墓,对彭山崖墓进行了重点发掘与研究,集中于对崖墓空间的测绘和图像志解读。由此延伸思考,在崖墓的最初建造中,设想了怎样的空间原型?生者、祖灵与神灵在其中如何互通?又适时得到了怎样的技术支持?

 

报告3.2:《沙湖志》再解读——武昌东湖景观建设的近代视野

万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1975年出生,1993-1998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本科,1998-200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2002-2005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博士,2006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任教

 

摘  要:清末民初任桐修撰了《沙湖志》并进行了琴园建设。在《沙湖志》中任桐表达了对于武昌东湖景观体系的规划与设想。从历史地理研究角度来看,《沙湖志》一书的历史地理信息价值较低。但通过对任桐《沙湖志》中相关《沙湖名胜全图》的研究,结合对于武昌城市形态在1900年以来的变迁历史的了解,对于任桐将武昌东湖基于山水环境的整体文化景观建设构想可以得到另一种解读,并有助于理解今日的武汉城市景观设计。

 

 

报告3.3:武汉“山林地”私家园林的近代转型

赵纪军,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系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园林史。

 

摘  要:《园冶》第一章“相地”将“山林地”位列第一,并认为“园地惟山林最胜”。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素有“一城江水半城山”之誉,为“山林地”造园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武汉传统“山林地”私家园林除了具有一些传统“山林地”造园的共性,如登高致远,还表现出诸多与本土人文、历史相关的特性,如以“吸江”题额、以“群雄”抒怀等(如霭园)。然而这些园林或沦落于近代之前,或淹没于近代之初,未能在近代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更迭出新。近代武汉亦陆续有基于“山林地”的私家造园,相较于造园传统,其在晚晴期间仍多存有山水之意;而在民国期间,“山林地”造园数量锐减,“傍宅地”造园激增(如杨森花园),即使是基于“山林地”的造园,其性质亦偏于“傍宅地”,且“山林地”的风景价值不再显要,而让位于居家休闲功能和实业运作属性(如依珞珈山、傍东湖水的曹家花园)。武汉“山林地”私家园林的近代转型具有强烈的务实倾向。

 

 

报告3.4: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测量与行为学研究

翟宇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园林学农学学士、城市规划(景观方向)工学硕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景观方向)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解析与测量,建成环境与健康行为,居民日常游憩行为,空间句法理论(Space Syntax Theory) ,GIS、浸入式虚拟环境系统(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先后在风景园林、中国园林、Urban Forestry & UrbanGreening与Landscape and UrbanPlanning等国内外期刊中刊发了多篇论文。

 

摘  要: 解析与测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是定量理解城市环境,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介绍了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城市景观领内,多种解析与测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特征的量化模型。包括建成环境的“3D”与“5D”模型、空间句法理论、与步行行为相关的城市设计品质模型、建成环境特征解析模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公共游憩空间评价体系、步道评价体系等。剖析了这些模型涵盖的维度与指标项,应用尺度与领域,以期为模型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提供指引。同时,应用部分定量指标分析了城市公园使用者的空间与行为分布规律,探索受使用者喜爱的城市公园设计特征,及能促进使用者体力活动的公园设计特征,以期为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报告3.5:城市的活性绿纤维----服务绩效导向下的建成环境绿道规划设计

周聪惠,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讲师,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ASLA)国际会员。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及城市棕地修复机制与景观改造策略。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博士阶段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设计系联合培养,罗马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近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完成景观规划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10余项。著有学术专著1部,参与2部国外学术专著编写,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学和学术成果多次获得部省级奖项。

 

摘  要:随着城市土地资源问题的加剧,限制城市空间扩展,激活和优化城市存量用地成为当前规划热点。建成环境中的绿道规划建设除了能为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提供重要载体外,也能为连接城市空间、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创造一系列机会。但由于建成环境中限制条件众多且作用方式复杂,在绿道选线布局和设计过程中实现服务绩效的最大化并非易事。报告人通过介绍近年主持的纵向科研课题成果及其在3个不同尺度绿道规划设计实践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来分享在该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90周年院庆专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