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豆蔻正涵芳,秋实岁月叙短长。2017年11月底,盛年锦时,群贤毕至,各届校友,嘉宾齐聚东南大学,共襄建筑学院九十年的荣光与辉煌。
而在这场盛宴的背后,是全体建院人默默付出的努力,近九个月以来,为筹备90周年院庆建院人挑灯夜战,极尽创思,以其特有的工匠精神,独有的创造力、先进的前沿技术以及对学院的浓浓感情打造这场让各界人士铭记的聚会。
01 红装素裹,尽展风华
11月20日起,东南大学中大院与前工院门前装点一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九十年院庆的“中国红”将具有悠久历史的四牌楼校区点亮,让四牌楼校区汇成了爱的海洋。从东南大学南门开始的宣传海报阵列,到中大院门前草坪四周的梧桐树缠绕着的红绳,以及前工院一楼走廊上包裹着红布的柱子,无不为古老的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大红色的地毯从中大院向南一直铺向由研究生团队设计制作的作品“鼎上添花”,喻意东南大学的未来繁花似锦。
这是建筑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酝酿与设计,综合考虑了人们在中大院,前工院以及从南大门进入校园之后的感受,做出的环境设计方案。树上捆绑的红绳从试制做到正式开始花费了近一周,最后的两天时间气温骤降到只有2度,30名志愿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寒冷的冬天里将这一片热情的红色奉献给大家。
02 薪火相传,弦歌不断
院庆活动包含了大大小小四个展览,位于江苏省美术陈列馆(老馆的)“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位于中大院陈列室的“弦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展”,位于前工院的“图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学生作业展(1949-2017)”,和位于南高院三楼的“建筑创作与文化研究——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学术成果展开展”。这些展览的资料收集,展陈设计中每一帧画面,每一组照明,每一段视频等,无不凝聚着数月来师生们的心血。
前工院的学生作业展可以看到业界名师多年前的线条练习,或刚入门时的设计作业,也同时可以看到院庆前一天刚刚答辩的四年级本科生的设计作品,以及研究生联合教学的作品。这些在校的学生,既是参展者也是布展人,同时也是讲解员。
并列展陈的水墨渲染,手工模型与充满当代技艺的互动设计、数控建造的作业并置在同一个展陈空间,充分表达了东南建筑教育技艺并重,开放融合的特色。
03 台前春华 台后秋实
十年一刻的院庆舞台,凝聚着台前幕后64位学生演员、26位教师校友演员以及近100位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心血。从寒冽的清晨到飒飒的日暮,大礼堂里绚烂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一刻也没有停歇,工作人员们忙碌的身影奔波在台前幕后。从一审到六审,再到最后两天的彩排,每一个节目都经历了反复的推敲与打磨。道具灯光上场反复确认,主持词修改近20稿,只为呈现最好的舞台。
从清晨到深夜,舞台上的彩排一刻未停,工作人员也一刻未离开自己的岗位。大礼堂虽寒,却因为绚烂的灯光、悠扬的音乐、饱满的热情温暖起来。
晚会虽只有短短两小时,但其中凝聚的是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心血,更是建筑学院九十年来的累累硕果。春泥养育起满树繁花,才有下一个十年的丰硕果实!春华秋实、绵延九十年而长盛不衰。
04 不忘初心 历久弥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院庆宣传片《历九弥新》在一年前的秋天就开始筹备。九分钟的影片,却筹备了不止九个月。为了真实的呈现学院的历史及近况,剧组同学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籍和年鉴,梳理了学院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构思如何用不枯燥但又精准的镜头去呈现。
很多道具虽然只在镜头里出现了一秒,但是却花费了多周去制作,比如用茶叶去浸泡风干或者排版为旧报纸进行揉搓。一群“偏执狂”认为,一个简单的褶皱和折损都会影响镜头的氛围和效果。
在每次拍摄前导演组都会画很多分镜头帮助拍摄,不光是简单地画出镜头的场景,还会标注镜头会在影片架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帮助剧组其他同学理解这个镜头的前后衔接。
在拍摄的过程中,剧组对场景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在讲述中国建筑史的篇章中,女孩在书架前翻看建筑史书籍,前景的书籍究竟选择那几本,书脊的颜色如何,女孩翻书的动作都会一遍一遍地尝试。由于真实的细节会是校友的重要共鸣,所以导演组一直追求镜头场景能有更多的细节,而不是仅仅满足美的观感。
影片中段“知行合一”的篇章中关于日常生活的镜头,前前后后拍摄了几百次。什么时候下降,什么时候横穿,何时从人的背后钻出来,什么时候随着倒水的动作顺下去......整个段落都希望看上去一气呵成,难度却非常大。
虽然是学生剧组,但是大家一直在用专业的素养要求自己。一次次地试验,并一次次地改进,可以说剧组所有拍摄的小伎俩都是磕磕绊绊并不断试错尝试出来的。“很多人觉得拍电影是种天赋,其实那都算不上‘天赋’,顶多是“‘死磕’。大概就是别人没拍过的我们要拍,别人拍过的我要比人家拍的更好,大家觉得差不多了的我们不满意还要重拍,所以我们拍电影很多时候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们更希望能比同类人拍得更讲究那么一点点。”一群热衷影像的年轻人,最后用九分钟感动了无数建院人。
05 微物重意,匠心独具
一枚小小的回形针,寓意着“回家”。一只小小的玻璃杯,需要罩住对中大院的思念和记忆.......无论是一枚别针、一个书签或是一个笔记本,一个帆布袋,每一个小小的设计都藏匿着学生对学院的祝福。logo设计、配色、选材以及每一道制作工艺,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被精心打磨。两个月的心血造就了最终大家所看到的精美纪念品。
短短三天时间,4000多份纪念品从无到有,小小的图书室内挤满了安装院庆纪念品的工作人员,指尖每一次的小心翼翼都只是为了让90周年院庆更趋完美。
06 鼎上添花 运斤成风
院庆前夜,在中大院的中轴线上原有的大鼎上出现了一座银色的数控建造作品。这是东南大学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Inst.AAA)学生团队,结合课程设计,为庆祝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院90周年而建的作品。作品如轻纱般笼罩在大鼎之上,仰望时银色铝板上镂空的90字样和建筑学院院徽,与周边的梧桐叶互相交织成美丽的花纹。作品取名“鼎上添花”,寓意东南大学蒸蒸日上,繁花似锦。
“鼎上添花”的建造启动于院庆前三周,时间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全部构件在工厂由数控设备经过切割、折弯等工序精确加工完成后,施工仅剩2天时间。学生团队与施工工人紧密配合,现场解决因各种加工误差,施工工具短缺带来的问题,克服了施工中突发的各种困难,终于冒着接近0度的严寒在11月20日凌晨2点结束施工,完成了这一作品。
院庆系列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里不能尽数参与了活动的策划与布置,书籍编撰,媒体宣传,接待联络等等默默奉献的学生与老师。
90年薪火相传,弦歌不断,90岁的建筑学院,充满朝气,正值豆蔻年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0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默默奉献与求实进取的一代代东南学子助力东南建筑扬帆起航,踏歌前行。
文字整理:中大院,团学联,研究生会
图片提供:包宇喆、王笑、唐松、蔡陈翼、吉倩妘、唐芃,周海飞,朱渊等,部分图片来源于《历九弥新》剧组、微信公众号"东大建院团学联",微信公众号“建筑运算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