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咨询暨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咨询暨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


 201962日,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咨询暨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圆满完成。海内外嘉宾齐聚金陵,展开高水平的咨询、交流与研讨。

全体参会学者合影

会议召集人李海清副教授介绍来宾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东南大学建筑学科诸位创始人和众多老一代学者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也为开拓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近代建筑研究和教学方面也展现出新气象:技术和历史理论的交叉融合已成为该领域新的探索方向;在国内率先开设“建筑技术发展史”和“建筑技术观”课程,且在近代建筑研究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希望借本次会议召开推动相关领域研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历史所、技术所负责人在会议上

继而,会议召集人李海清以《全球流动:发明、传播、改进与选择》为题,汇报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两项阶段性成果:关于霍夫曼窑的研究揭示了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传播与改进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机制,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建造史领域顶级期刊《国际建造史学会会刊》(A&HCI检索)发表建筑设计实践类研究论文;而“战时建筑”研究则意在向英语世界专题评介抗战时期中国后方“快速建造”房屋的设计实践,揭示传统穿斗木构体系的科学性并检视其技术缺陷,肯定了采取混合设计策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总体研究思路和阶段性成果均体现将“近代建筑”置于全球流动视野下加以观察、比较、分析与阐释的新理念。

会议召集人近期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上午的主题发言分两场,主要从宏观与中观层面回应关于近代建筑史研究“观念的转变”之会议主旨,分别由李百浩教授和李华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学赵辰教授的发言直指近代建筑学术史的源流辨析,阐明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建筑未来应有贡献的主张,并充分肯定召集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选择近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动力、传统演变过程的实质以及近代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什么信息三项议题为切入点,展现该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可能路径;墨尔本大学朱剑飞副教授则从战争和地缘政治入手,分析特定时空背景对于建筑活动的影响;东南大学李华副教授以现代性与本体建筑的关系为基本理论框架,辨析普遍性的建筑问题与特定条件下的中国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揭示关于近代建筑的知识史研究之当代意义。

上午第二场发言由路易维尔大学赖德霖教授开场,以《国货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为题,呈现关于“技术史”研究的独特思考及当代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彭长歆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深入剖析类型化研究视角对于“深描”中国建筑与城市现代转型的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冷天副教授则基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体会,指出近代史研究采用多重证据法的必要与可能。

参会学者主题发言场景之一

参会学者主题发言场景之二

下午两场主题发言分别由会议召集人李海清和汪晓茜主持,主要从教学探索和地域视角两方面回应“观念的转变”。东南大学张宏教授从实践需求端出发,结合近年建筑工业化研究实践和“构件法”教学的思考,初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开设建筑技术发展史课程这一关键问题;《建筑遗产学刊》组稿人蒲仪军博士则基于建筑设备的引入与发展,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研究视角的拓展;重庆大学杨宇振教授从身体、技术与空间三者关系入手,展开关于现代性的审慎思辨;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刘亦师结合系统研究和教学实践,着重阐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深化应从个案积累转入领域拓展的理念;同济大学卢永毅教授和刘刚副教授结合近代上海城市与建筑研究的深厚积累,分别针对多向度以及全球化、城市化互动进程,讨论其对于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关于建筑形态、土地制度、殖民者竞争等研究焦点引人瞩目;作家华新民女士从人物史、家族史视角介绍了自己和身为中国近代土木工程师先驱者的祖父华南圭(通斋)先生之间的渊源,以及有关学术著作的整理和研究;而南京大学李恭忠教授则立足于“记忆之场”理论,探讨其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关系,与华新民女士的发言形成呼应。

会议主持人睿智点评,参会学者聆听演讲

主题发言结束之后进入互动环节,大家深入交流研究体会与心得,也对既有成果展开批评性讨论。东南大学陈薇教授作为主办方学术带头人,对会议组织和有关成果给予点评,并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希望中青年学者勇于担当。最后,会议召集人发起持续举办该项学术活动的倡议与邀请,得到与会学者的积极响应。

参会学者热烈互动

华新民女士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赠送关于著名建筑师华揽洪的图书资料


文:李海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