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建筑教育:东南在做什么?】

第一届“水与历史城镇 - 互动及形态变迁”国际研讨会预告

2015 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2015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建筑教育界的600多位同仁,共议新形势下的中国建筑教育。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和而不同的建筑教育”。

来自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坂本一成教授回顾了他所受到的建筑教育及对他一生的影响。坂本先生的弟子奥山信一教授介绍了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设计教育体系,着重谈到了具有浓厚师徒氛围的工作室制度对教学相长,对设计人才培养的作用。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在演讲中强调了建筑设计教学需回到建筑学本体。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王建国教授 致开幕词

东京工业大学坂本一成教授(上)奥山信一教授(下)在大会发表演讲。

 

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在会场发表题为《重返本体建筑学》的演讲

在11月8日进行的建筑教育分会场讨论中,东南大学的甘昊老师以《类比建筑学教学研究-东南大学建筑系大四公建课题-昆仑路综合停车楼设计》为题,对四年级的公建课题-昆仑路综合停车楼设计;刘捷老师就《结合传统文化的当代建筑设计教育》为题,对本科三年级的传统街区曲艺中心设计课题,与建筑教育同仁们做了更为具体的交流。

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品观摩和评选展览会场

本年度“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品观摩和评选”中,东南大学选送的两个教案均获得优秀教案奖,随教案选送的五份作业均获得优秀作业奖。 本次送展的两个教案都是去年最新拟定的,教案编写基于教师对当下城市与建筑问题的思考。例如在五年级毕业设计课题“上海南外滩复兴地块城市设计及城市综合体设计”的教学目标中就明确写道:在真实的城市背景中,将五年所学关于规划、建筑、构造等方面的片段知识通过一个项目整合表达出来。在四年级课题“类比建筑学教学研究-昆仑路综合停车楼设计”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回到建筑学本体。希望通过类比建筑学的研究,让学生从社区中提取指涉对象,通过陌生化—类比—演化,在新的功能载体中,生成融于场所的空间结构。

 

教案一:

题目:类比建筑学教学研究-昆仑路综合停车楼设计

指导教师:虞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甘昊(木土工作室Atelier MUTO设计总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

学生:四年级本科

优秀

 

优秀作业A:楼梯间的类比

学生:李昂

 

优秀作业B:阳台的类比

学生:施晟宇

 

优秀作业C:屋檐的类比

学生:方浩宇

 

教案二:

题目:上海南外滩复兴地块城市设计及城市综合体设计

指导教师:杨明(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总院创作所所长),汪晓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学生:五年级毕业设计

优秀作业1:大城小市

学生:包宇喆,丁岩

 

优秀作业2:船来船往

学生:马驰,李竹汀

 

东南建筑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本科建筑教学上不断求索。回顾东南建筑88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从1927年以来的基石奠定,1952年后的传统渐成,上世纪80年代的理性发轫,和2000年后多元开放的阶段。这段历程伴随着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发生发展。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经历新一轮变革的时代,东南的建筑教学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思考与选择。新形势下的建筑教育,促使我们在传承中不断求新,同时,对于每一次教学的及时反思与总结,也将成为我们前行的起点。

 

课后的思考(来自甘昊老师的总结):

1.新的教学尝试,难免会有许多不确定。首先,学生的配合和投入是和教案同等重要的基础;其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浓厚的教学氛围和院系层面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做教学研究的底气。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这样的氛围,可遇不可求。

2.中国城市的结构不似欧洲那样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在资本运作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倾向于片段化的甚至特立独行的形式。此次课题所展现的建筑学主张,是否符合当前中国城市现实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矛盾设置适度超前”和“回到建筑学本体”是我们的两个策略,其实际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来验证。因此我们也时刻保持反思与自我批判。

3.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制,经过八周的课程训练后,学生会紧接着转向下一个新的课题。也许没有机会再进入与此类似的课题进行连续的训练。因此,我们也密切追踪学生在离开此课题后,对在本课题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的后续运用。这也需要时间来验证我们的判断和思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