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四年级课程|基于形态构型与建筑类型的街区城市设计——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教学实验

建筑学专业四年级课程|基于形态构型与建筑类型的街区城市设计——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教学实验




课程名称:基于形态构型与建筑类型的街区城市设计——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教学实验

课题类型:东南大学建筑学四年级城市设计类课程设计

教案设计:韩冬青、宋亚程、董亦楠、庞志宇

教学团队:韩冬青(主讲),宋亚程、董亦楠、刘华(讲座),庞志宇、庞月婷(助教)

参与学生:包彦琨、卜竞轩、陈骏印、丁怡如、董雪莱、冯钰、黄玥、李函、刘川铭、缪安雅、谢钰、张煜童

特邀评委:王志刚,东南大学建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总建筑师、城市设计中心主任 

教学时间:2020.11-2021.01


1课程背景 

作为建筑学四年级城市设计专题教学,该课程设计在强调掌握城市设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希望激发同学自主探索的热情,体验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进。主要的教学难度在于拓展在城市尺度上的思维层级,和快速的知识学习与创造性运用。本次教学基于设计工作室制度,以小组为单元,自主掌控工作流程、分工合作并形成成果。教学团队在驾驭自主性教案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承担思维引导和方法技术的指导。


2课题设计 

2.1 城市形态学作为研究和设计的工具

国际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包括形态类型(Typo-morphological approach)、组构(Configurational approach)、历史地理(Historico-geographical approach)、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tical approach)等方法。本次教学实验以组构方法和形态类型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和设计工具,并辅之以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2.2 项目场地


南京老城南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12公顷,位于城南历史城区门西核心地段(中华门以西),是南京老城9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场地内街巷历史悠久,留存了大量明清以来的建筑遗产,产权关系复杂。有丰富的样本可供历史地理、形态组构或形态类型方法研究。相关上位规划、地籍图、场地居民信息等资料相对充足,可有效支撑教学实验。

2.3 条件与成果

本教案对设计研究的限定条件相对宽松,对道路、地块、绿地等指标不设刚性要求;开发强度、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以控详和历史保护规划为参考;鼓励自主发见,但强调逻辑自洽。

成果表达要求形式与内涵的逻辑关联,鼓励自主设计表达形式。除最基本的城市设计图件要求,表现形式不作强制要求。

2.4 教学流程及专题讲座

总体进度包括“大组调研-小组设计-个案地段/专题设计-成果梳理”四个流程。各小组因探索方向的不同,其工作进度略有差异。本次教学依据设计练习进程对关键知识的需求,分时段共设置四个讲座。

第一周,讲座1——城市设计概念、方法、目标,设计练习释题(韩冬青);

第二周,讲座2——形态构型的认知与图示(宋亚程);

第三周,讲座3——类型学在传统街区保护再生中的应用(董亦楠);

第六周,讲座4——城市设计的工程实践及表达技巧(刘华)。


3小组设计成果 (请横屏观看)


 “云锦产业”组

缪安雅、卜竞轩、董雪莱



 “渐进更新”组

丁怡如、黄玥、张煜童




 “城墙激活”组

包彦琨、冯钰、刘川铭




 “弹性适应”组

陈骏印、谢钰、李函

(因排版所限,以下仅为该组部分图纸)


4学生反馈 

本次课程结束后,我们通过微信向四位同学做了采访,让他们自由地评价本次教学实验。以下评价由微信文字整理而成,使用已征得当事人同意。

卜竞轩:

本次城市设计课程是第一次跳脱单体建筑,针对城市进行的设计课题。在八周的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几乎是全方位的。

因为分组设定阶段性成果,这次作业更像是我们大组一起对四个不同方向进行探索,而不像以往一样是四个小组做了一样的题目。

很喜欢课程中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而进行的讲座,每次总能近乎恰到好处的将合适的研究方法介绍给我们,并推进细化过程。过程中也明白了以往许多听到但未理解的事,学会更加系统逻辑的思考方法。

跳出熟悉的建筑,转而从城市角度去发现和看待问题时,才会明白建筑-规划各个尺度、层级之间紧密的联系。一些问题在某层级被表现出来,但只有跳出这个层级,才能发现解决的办法,城市-道路-建筑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

随着设计任务的细化,深切认识到在以前的设计课中也遇到过的问题-我总是过于关注“工作量”,以至常常忽略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并为此在太多不必要的事情上投入过多时间。这次老师的提醒让我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控制。

这次设计成果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憾,但学到了更多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更加值得欣喜。很乐意向学弟学妹们推荐这门课。

丁怡如:

非常喜欢在该课程中高密度思考的过程,让我拓宽了设计的视野,教学既有整体的系统性思维训练,也具备精准化的产品思考。感受到好的课程不追求结果的同质化,面对场地,不同组间截然不同的解决方式都交出了不错的答案,彼此学习中也受益良多。

八周的时间相对这门课程也令我感到有些局促,没能把思考的结果更好地推敲在空间上,同时自己在过程中想去面面俱到反而没抓住方案特点钻研更深,也令我对结果有些遗憾。

刘川铭:

本次城市设计课程我最大的几点收获是:掌握了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读懂并利用控规图、地籍图等作为设计工具,了解了城市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方法、范围;学会了城市-片区-街块-地块-建筑由宏观到微观多维度分层思考方式,提升了对于空间抽象思考的能力,与我四年级第一个选修的大型公建-商业综合体设计形成衔接;了解了类型学方法与产权地块概念。后者又延伸到社会与经济问题;对于城市空间的认识加深,意识到道路空间、地铁空间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绿化系统等都应纳入建筑师思考的范围。

而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由于四个组的设计方向与重点相差较大,不太容易相互交流与比较。还有就是感觉自身将“城市问题”转化成“空间问题”的能力不足,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倾向于提示而非指示,导致我对于“要做什么”往往会有些迷茫,前期可能未能抓住重点深化设计。

谢钰:

本课程学习让我的设计视角产生了很大转变。两个月中,从懵懂的状态逐步建立起初步的理解,接触到更为宏大尺度上的设计操作,而此前我的视角仍然滞留于场地红线及其周边的区域,虽然知道建筑应该回应城市问题,但对于如何寻求问题、建立怎样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解非常模糊。本课题使我在实际体验城市层面操作时,对各个尺度和层级上的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只是初步的,但对我以后的深入学习有很大指导。

相比于以往的设计课题有了更多的时间调研与阅读学习,设计时间线安排也没有太紧凑,最后设计操作和出图基本都在规划之内。

这是一个开放的课题,需要自己去寻找切入点,并对于一个切入点是否能够深入做下去刚开始完全没有把握,需要小组不断讨论摸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解。有了大致策划后,落实到下一个层级上又产生了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推动了上一个层级的深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5教学团队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兼)、教育部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承担建筑和城市设计本科课程教学,讲授研究生课程“建筑设计理论”,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创作,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宋亚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创作、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具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双重专业背景。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学领域。在建筑学报、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等最高学科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董亦楠,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至善博士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访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建筑再生、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



刘华,东南大学建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工作室(UAL)副主任、UAL城市建筑工作室主任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庞志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庞月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