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园,矿坑新生丨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设计与建造观摩研讨会



 

以“锦绣江苏·生态慧谷”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已于2021416日在南京江宁汤山盛大开幕。本届园博会选址在南京江宁开山采石的宕口和水泥厂旧址,占地面积约3.45平方公里,通过园博园建设修复了城市曾经的生态伤疤,通过对江苏各地经典名园的当代创新表达,对工业遗产的当代活化利用,实现了生态修复基础上的文化传承创新,生动演绎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精彩蝶变,呈现了别样的园博精彩。是江苏省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现实样板作出的努力;是江苏持续用好园艺博览会成功经验,继续践行绿色城乡建设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十四五”时期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更鲜活、更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实践案例。南京市将以“永不落幕、永远盛开”为目标,努力把园博园打造成为旅游新热点、城市新名片、发展新平台,展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风采。


本届园博会的建筑设计工作由中国工程院崔愷王建国院士领衔,全国20多个知名大师团队、百家专业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建设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承包公司牵头EPC总包完成。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自20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成为延续长江历史文脉、展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承园林技艺的重要窗口平台。


值此次园博会开园之际,中国建筑学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学术支持,江苏园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建筑技艺》杂志社承办、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匠心筑园,矿坑新生——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设计与建造观摩研讨会”,于2021427-28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也作为中国科协党校中国建筑学会百名科学家系列党课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5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观摩研讨会。


开 幕 式

2021 · NanJing



论坛开幕式由CCTC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源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冬青,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董事长沈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南京市江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省园艺博览会项目筹备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高德臣在开幕式致辞。大家表示,本届园博园项目虽然周期短、任务重,但各方全力配合、精诚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今天项目成果的完美呈现。本次活动正是对本次园博园设计与建造成果的高度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学 术 论 坛

2021 · NanJing


本次论坛聚焦园区内诸多建筑项目的设计、技术、施工和运营等,深入园博建筑内部空间,邀请了投资开发方、EPC总包方、主创设计师、运营方等进行实地分享解读。整理观点如下:


  

崔  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生态·绿色·可续——创造未来的生态修复》

崔愷院士围绕“生态·绿色·可续”的主题,结合江苏(南京)园博园主展馆群落、未来花园、崖壁剧场和酒店等最新落成作品,阐述“本土设计”的理念与策略,探讨新技术、新建构、新材料的融合运用,分享了新空间、新景观、新体验的设计呈现。在新与旧之间,不忘初心,以“轻介入、重修复”的理念,最大限度加固修缮原有建筑。从挖山到补绿,从烧石灰的工厂到承载新生活的空间,设计和创作不是为了抹掉过去,忘记历史,而是留下痕迹,让历史说话。修复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创造可续未来。从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到南京花园,经历了来者的参与、评判和拓展,江苏(南京)园博园将“永不落幕”“永远绽放”。


主展馆

未来花园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愈创活城,自然同行——城市双修之建筑工程实践二例》


王建国院士从“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角度阐述与自然同行的设计理念——建筑与自然场地环境通常存在“一体二面”的相关性建构,建筑既可融入风景,也可成为带有景感的景物。结合汤山矿坑公园茶室和江苏省园博园威斯汀酒店设计,展现建筑与中国自然山水意境的营造,采用依山就势、随类赋形等创作手法,营造景由境生、清雅自然的建筑形象。



  

陈  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

《城市展园》


陈薇教授从在地性、文化性、经典性、创新性、传承性、持续性六个方面介绍了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的设计思考。设计依据江苏省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地理分区的特征性,将十三个城市展园分为五个景园区,并将五个景园区的区位特点和文化特点与功能活动相结合。整个展园虚实相间、树木葱茏、建筑掩映、楼阁参差、台地错落,希望城市展园的情、景、境、意能带动园博园的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江苏园艺和园林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地和人民体验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张  雷

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总建筑师

《基于建筑的自然属性——以园博园游客服务中心、珍宝馆等项目为例》



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建筑和空间、建筑和材料以及场所与环境。建筑的内外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因果联系,并且与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体验息息相关。以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江苏园博园游客服务中心、江苏园博园珍宝馆、云南腾冲多功能文化中心、宜宾李庄安石文化中心等项目实践为例,阐述在地性材料和当代美学空间的表达方式——以丰富的在地性材料表现简单的外在形态,使建筑消失于自然,展现建筑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理念。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

江苏园博园珍宝馆

宜宾李庄安石文化中心


  

袁  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物性有形,建造无形——南京园博园丽笙酒店设计札记》、


丽笙酒店的构思来自对Sol LeWitt和谭平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解读,营造“大圆若缺、深藏若虚”的建筑与环境关系概念,“盘匐层叠与取景消隐”的双层诉求,力图用最长的延展面对向展园,使平远的建筑体量消隐在城市展园的景观建筑之中。建筑体量伏地延绵,尽可能贴近场地地形,GIS地理信息的科学分析融入到建筑体量的形式生成中去了,在地性的理念与计算性建筑几何塑造有机对话,从矛盾到统一,让生活重归山林,探索栖居与自然的新平衡。建筑空间几何的构思具有清晰的自主建构逻辑,高性能超物空间体现在数字建构的全新营造范式当中。人工智能立面计算性生成设计与建筑机器人建造的协同数字化建造体系,完整诠释了“物性有形、建造无形”的概念。新建构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演绎了新的建构诗学。




  

亓立刚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生态修复、城市织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以江苏园博园建设为例》


中建八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修复等建设,先后建造了灵山梵宫、牛首山、深坑酒店等一批基于生态修复再利用的品牌工程,积累形成了“生态修复和城市织补”系列技术。江苏园博园项目是八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解决“城市双修”治理难题,实现矿坑治理再利用、工业遗迹修复再利用、精品园林园艺景观再现综合治理的典型工程。




  

陶  亮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规划师,第十一届江苏园博园规划主创设计师

《致广大·尽精微——园博园公共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风貌、空间与场所是园博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要素。规划基于场地内地形复杂多变、空间破碎分散、生态体系脆弱的原始风貌特征,通过生态重构、空间织补和特色塑造,结合“四园一体”的规划理念,形成了四大风貌特色片区,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强化了场所记忆与人景对话关系,力图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山体花园群、一处回归自然的桃花源和一个充满记忆的人性场所。




  

边 辉

中建八局总承包文旅分公司,园博园项目经理

《江苏园博园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分享了江苏园博园项目中,中建八局作为EPC总包方对于管理的一些创新与实践经验。首先,设计管理上,经历了体系创新——引进专业团队,构建设计管理平台;制度创新——联合各方共同编制并形成整套设计管理流程、成果标准、控制方法和设计管理制度;措施创新——通过联合办公、组织协调、过程中跟踪控制,建立迅速响应机制。其次,采购管理上,经历了理念创新——贯通全生命周期的大采购管理体系;制度创新——根据项目特点、专业对采购对象进行分类并编制了园博园专项采购方案;策划创新——对专业进行划分,EPC总价包干模式的限额管理,针对重要资源的实地考察等。最后,施工管理上,严格进行工期管理,通过绿色建筑、快速建造等手段实现技术创新,建立园博标准,邀请古建技术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等个性化定制实现品质建造。




  

关  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土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园博园未来花园的建造实践》


 “未来花园”项目选址是一个长达1.1公里,最深达30米的超尺度孔山矿坑遗存,设计团队最大限度保留了崖壁和矿坑以减少开发对场地生态的破坏。将大面积雾森景观与矿坑的特殊环境相结合,在坑底制造出飘渺的云雾,亦真亦幻似“云池”。为了实现对矿坑特殊岩壁的利用,未来花园的悦榕庄酒店及剧场采用了钢结构将建筑架空于矿坑之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矿坑植物的破坏,与保留的崖壁形成对话。该项目最具亮点的是创新性地采用大面积有机玻璃蓄水屋面覆盖整个植物花园,把直径21m的不锈钢树状柱单元支撑起1.6万平米的有机玻璃无缝屋面水池,施工克服了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安装困难,实现了有机玻璃现场高效安装与本体聚合,还给矿坑一汪清池,给植物园带来水下光影的奇幻体验。


  

董元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土中心一室主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园博园主展馆的建造实践》


主展馆的选址围绕两座水泥厂的遗存展开。在工业遗存的缝隙中,通过恰当的空间整理和介入策略,置入新的建筑功能,通过新的置入,激发旧的活力,新旧之间的互动,产生丰富的空间张力。“轻介入”的策略:通过立体格构的提示,在凌乱的场地上引入清晰的尺度和秩序,精致纤细的70构件体系,作为遮阳、绿化的依附,体现新建筑轻盈、柔和的态度。旧建筑采用尽可能朴素、原真的表面肌理处理,使工业遗存的封闭、苍凉、粗犷,在新建筑的通透、纯净、精致的对比之下,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格调。傲途格酒店通过层层递进的多重院落,用现代语言诠释一处东方秘境。保留的工业筒仓和工业设备则萃取为酒店公共空间的灵魂,为酒店注入个性与意蕴。



  

许锦峰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主展馆工业遗迹加固改造及再利用技术》


南京园博园主场馆工业遗址改造及再利用过程中,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主展馆区原工业遗存建构筑物如烟囱、水泥筒仓、生产厂房等的安全监测、鉴定与加固,以确保原工业遗存建构筑物改造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作为升级后作为园博园功能建构筑物的可靠性和耐久性;2)未来花园、主展馆餐厅等新型建筑物的施工、运行阶段的实时数据监测和安全控制;3)为新建的高标准酒店建筑提供了绿色技术支撑和门窗等高性能构配件。




  

李   威

江苏园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园创新方式、园博新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园博园建设新实践》



代表建设方,详细讲述了在南京汤山举办的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从项目前期策划、总体规划、运营策划等多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本届园艺博览会博览园从项目开始所践行的“永不落幕的园博盛会”“永远盛开的南京花园”理念的具体实践,以及以城市面貌更新为基底、以文旅度假目的地为目标、以展间展后的运营为轴线的整体建设开发思路。




  

孙  洲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帷幕中心主任

《园博园未来花园建筑表皮设计创新研究》


江苏园博园未来花园植物园的水下亚克力屋面创意新颖,无参考案例,无同类项目设计经验,中国院帷幕中心立足技术本身,联合众多顶级高校及科研团队,解决项目的各类难题,研究成型技术、安装技术;设计巧妙地连接结构与不锈钢伞状柱安全连接,同时解决膨胀伸缩、防水、防冰涨、上下水、清洁排污等各项技术难题。高实现度完成设计创意,让植物园的屋面成为未来花园的灵魂。扩展应用于雄安站的无痕标识技术和无构成型的透明小房子,以上实践将亚克力结构的发展前景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欧阳元文

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院长

《科技赋能,技艺创新——南京未来花园主体建筑与云池舞台总体建造技术创新实践》


展示了未来花园主体建筑与云池舞台的结构体系、表皮系统、建造技术及最终呈现效果。未来花园项目是全球首次采用 “镜面不锈钢伞状支撑结构与大型有机玻璃水幕屋面一体化系统” 的创新案例。云池舞台则组合采用独特的曲面异形水波纹不锈钢吊顶、不锈钢檐口及装配式石笼表皮系统,使云池舞台呈现出波光粼粼,与水池及崖体融为一体的效果。


论坛还邀请了4位重量级嘉宾担任主持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汤朔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汪恒,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谌谦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论坛增色不少。

张 彤

汤朔宁

汪 恒

谌 谦



沙 龙 对 谈

2021 · NanJing



沙龙环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土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关飞主持,邀请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周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同道设计创始人/总设计师雒建利直造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水雁飞,亘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范蓓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志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ATA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竹7位一线建筑师分享各自参与的园博园项目或周边汤山区域的城市设施建设。整理观点如下:


周凌

花香驿站


设计方案意境取自金陵八家龚贤画作“云壑松荫图”,以江南民居院落为空间原型,围绕中心半开敞庭院布置功能。造型结合场地岩石较多的特点以传统坡屋顶进行操作变形,以棱角分明的形体呼应“阳山碑材”的明文化主题。建筑位于主场馆对面,现在用作为前来园博园参观游览的游客提供休憩、餐饮等服务。


范蓓蕾

花味驿站及小火车站


花味驿站是园艺花卉展厅,两侧都是绵长的丘陵景观,展厅将内部的花卉和外部的风景融合起来。当人们从炎热的室外走进这个阴凉的空间,光线也被帘幕过滤得柔和,可以在长长的吧台边任选一个位置,面对风景,静下心来喝杯咖啡。花味驿站前的小火车站则试图用最朴素的语汇融入周围的环境。站台基础作为立柱的抗侧,地面以上没有纵向的结构,只留下一榀一榀的框架阵列,整个车站显得简单而清晰。


雒建利

园博园2号及3号出入口

园区入口设计首先考虑整个空间流线的梳理,是园区形象的代表,而对于建筑师来说,空间的转换更为重要。2号口三面环山,是园区一个天然形成的出入口。顺应基本农田边界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形成了“大地的微笑”,引导人流进入园区。以一种对环境最低干预的方式和更为轻松的态度与自然共处。3号口位于园区东部丘陵起伏的山林之中,沿原有道路设置一条石砌长墙,保留原有大树,寓意“山水长墙”。长长的水平线标示出地形的微妙起伏,也界定了园区的内外关系。



水雁飞

花语驿站


这个项目紧邻北面入口广场,作为连接未来花园区域及地质科普馆的重要驿站,承担广场附近服务中心的功能,如接待问询、餐饮、文创及多功能展览等,是整个区域的重要节点。建筑前身是中国水泥厂厂房,面对人工塑造的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节点的基础设施,设计采用轻量化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开放空间,便于在未来的使用中叠加不同的功能。新建小火车站则利用错位的柱子形成轻盈的结构空间。


杨志疆

先锋汤山矿坑书店


先锋汤山矿坑书店位于园博园所在山脉汤山的南侧,书店选址处有一座被山体半掩埋的高约20m的废弃双筒红砖窑,是原来龙泉采石场的投料口。书店的设计通过场地修补、形态修补、材料修补的策略,以三个水平状混凝土拱的方式切入,在保留原有砖窑遗址风貌的同时,强化了历史信息所带有的精神属性。高大的室内空间给予读者的视觉震撼,重塑了文化空间的精神向度,也重塑了书籍和空间的对话关系。


李竹

汤山互通收费大棚、猿人洞游客服务点、矿坑公园营地配套服务用房

汤山互通收费大棚在园博园2号出入口外通向京沪高速方向的钢结构构筑物,通过三种标准化的形象建构塑造了汤山的特质。猿人洞游客服务点充分体现在地特征,将喧嚣的街道和停车场与自然山体区隔开来,营造出光与影、内与外、粗犷与细致的空间质感。矿坑公园营地配套服务用房采用“庇护”的理念,将房间、岩壁及七座大小不一的伞状构筑物共同组成建筑空间,从形式、尺度和细部上还原和强化了矿坑的空间感和尺度感。


葛明

园博村


葛明教授团队与建筑师董功、祝晓峰团队一起承担的是2号入口西侧的园博村规划与设计。园博村内有约99个院落,从村落、园艺与自然出发,形成了有山、有水、有趣的格局;在秩序与乡野之间,提供示范性居住,形成了有房、有院、有田的生活模式,是以往园博园中从未有过的功能场所和体验之地。由此引发了对于开放空间的讨论,空间并不总要有固定的功能形式,根据使用需求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和环境感受。




结语

2021 · NanJing


本次活动由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整个活动在园博园内顺利举办,盛况空前。论坛同期还进行了现场直播,3万余人次收看了直播。历时两天的论坛交流与专业人员实地讲解项目,令代表收获满满,好评如潮。


活跃在本次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设计中的东南大学的学者团队,践行了在城市双修背景下,基于矿坑场地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除了本项目之外,还完成了距此不远的汤山矿坑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探讨了城市设计在生态遗址公园中的实施性。

汤山矿坑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主创:雒建利等)

汤山矿坑公园云几餐厅(主创:王建国等)图片©许昊皓

汤山矿坑公园游客中心(主创:韩冬青等)图片©侯博文

矿坑先锋书店(主创:杨志疆等)图片©时光影像

汤山矿坑公园景观步行桥(主创:李飚等)图片©侯博文


中大院将在今后持续对这些项目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AT建筑技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