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生活是条河——宜兴丁蜀古南街保护20年思考




生活是条河——宜兴丁蜀古南街保护20年思考


陈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是条闲适的步行街,它背倚蜀山,前临蠡河,明清时全长1km,现留存约400m,被称为古南街,范围为4.2h(12)。而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则范围较大,跨河与对岸的传统住区连为一体,是丁蜀镇乃至宜兴市的保护核心,范围为12.8h21世纪初,我工作室开始对古南街进行保护规划编制与建筑测绘,分别完成规划内容和保护导则;几年后,我工作室继续对“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并经评审通过,使得古南街持续得到重点保护。这两项工作的开展,最有价值的是持续确定了保护的核心思想:留下生活——最大可能地保留或维护宜兴丁蜀明清以来延续的紫砂陶制作、生产、贸易集散地的属性。又5年后,国家科技部开展示范项目工作,我们选择古南街作为实践基地,探讨如何通过研发的保护关键技术应用,以“看不见的手”实现真实的生活传承。转眼保护古南街已近20年,概括思考的重点就是:生活是条河,如何让她静水流深。


1  古南街街道与环境(2003)

 ▲2  古南街鸟瞰(2003)



1 2003-2004年:为当地留下形态特色,为手工业留下平台


丁蜀,是丁山和蜀山的简称,也是与宜兴制陶业最密切关联的两座山。丁山,是紫砂的主要产地,其产出的紫砂里含有高岭土及石英、云母、铁等多种矿物质,制出的陶器尤其是茶壶的壶壁可形成双气孔结构,透气

透水;蜀山,是制作陶坯后烧制的主要场所,蜀山不高,窑沿缓坡而上,旧时共有窑17处,有大(烧十节窑以上)、中(烧十节窑以下)、小(只烧一、二节窑)几种。蜀山脚下的蠡河交通便捷,原蜀山古桥(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南北均有对联,其中北联为“宣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浙湖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表明此处直通太湖和浙皖,山上泥火交融,山下商贾云集,繁荣不衰。1949年后国营制陶企业诞生,但民间作坊并未消失,1950年代尚有龙窑(大窑)烧制紫砂。1970年代后,传统紫砂的生产、烧制方式逐渐被取代,龙窑温度控制也被更精确的设备取代,加上改革开放后陆路交通发达替代了水路,紫砂生产转移到丁山,蜀山才沉寂下来。留下的明清古南街1996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后,我们走进古南街。

 21世纪初,走进古南街,除了少数老年人生活在这里,另有几户进行手工制作粗陶用品外,其余基本闭户闲置(34)。几经调研、走访、学习、考察、研究后,我们还是确定了从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两方面进行保护——从山水环境、街道肌理,到建筑风貌、手工业商铺等形态方面全面保护,并为手工业复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诸如修缮建筑、改善条件等。当时丁蜀镇镇长在与我们交流时谈到:“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卖得出去,同时更希望丁蜀能够吸引人,通过旅游业进一步带动陶瓷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对于手工业的自信,让我们捕捉到紫砂业的发展是保护古南街的根本目标。


3  家庭作坊制作粗陶(2003)

 ▲4  古南街上的老人与临水的建筑(2003)


为此,首先反映在保护规划上,便是强调一街(古南街)、二轴(蜀山大桥通往山上、桥廊通往龙窑遗址)、三界面(沿河、街道两侧)、三区(街区、南端入口广场区、北端旅游服务区)的结构性保护,最大化地为当地留下形态特色(5)。外在环境是传统生产生活资源获得与流通的必要条件,此处便是山水环境;古街道肌理的本质是保障传统生产生活有效进行的平台,古南街有主街及与之垂直的巷弄,以解决交通、防火、排水,以及传统手工制作-入窑烧制-成品运输的过程组织等;建筑风貌的实质是生产生活方式内容的外在表达,譬如下为商铺、上为住家的方式是古南街临街特色等。


 ▲5  古南街保护规划总平面(2003)


其次,从类型学的角度开展建筑研究,对于节点位置、沿街性质、住家属性的建筑,叠加以不同保护级别评估的要求,进行功能置换和改造探索(6~8)


6  节点与轴线设计:风雨廊桥至半野亭立面(2003)

▲ 7  沿河东立面局部改造前()和整治方案()立面对比(2003)

 ▲8  建筑功能置换与修缮示例(2003)


如此,才能为手工业的复苏留下延展的平台。生产有需求,生活还继续,传统街道才能活下去。



2 2010-2011年:为城市留下活态产业,为慢生活提供可能

制作紫砂需要平心静气,也铸就了丁蜀人的秉性和耐心。在上述工作完成后,丁蜀并未急于整治,而是加大保护力度,在等级上从市级文保单位上升为省级,在范围上将街区发展脉络清晰的古南街、西街、北街、北厂街共同构成的“河随山转、街随河走、河街并行”的独特格局作为整体,申请升级为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9)


 ▲9  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与历史遗产要素(2011)


 2010年,我们再次出发,开展“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如果说第一阶段开展的古南街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明清老街从物质形态到紫砂制作环境进行全面保护的话,那么此阶段,我们的保护思路有了很大的突破,即从孤岛式的保护转向了动态的保护,从地段的思考转向了城市的思考。


首先,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是作为《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9-2020)》的一部分进行的,该街区保护对于宜兴“中国陶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而不只是对于丁蜀镇;其次,这个街区本身就包含有紫砂从手工业作坊到公所、合作社、工厂的不同内容,有时代发展的印迹;再则,这个街区有天然的条件,有道路和外部联系紧密,而非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与街区外的车水马龙恍如隔世。从而,我们明确了规划原则,包括:


 1) 保护考古信息和历史环境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遗存和遗迹,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承历史的角度对历史遗存和遗迹进行保护、抢救以及必要的修缮。


 2)保护紫砂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强调保护的完整性,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护构成街区的紫砂文化遗产的所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3)保护发展时段动态连续性的紫砂文化遗产地:要针对不同时段的紫砂文化遗产遗存和遗迹进行梳理和保护。


 4)突出紫砂文化与街区的融合性,强调街区独特的紫砂文化属性。


 5)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通过街区功能的更新、环境及设施的改善,激发街区的活力,实现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从中可以看到,保护的厚度、宽度以及高度都有所发展。如注重考古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指蜀山消失的窑址,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就将紫砂制作的部分工序有了更深度的展现;如动态的、具有不同时期连续性的紫砂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将提升城市的价值;如生产与生活区的关联保护,便特别突出慢生活的节奏需求以及基础设施改造的必要性等。


在此版规划中,我们尤其对非物质遗产要素加强保护,如紫砂工艺的历史场所诸如黄泥场、紫砂同业公所旧址(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三工场)、潘氏祠堂(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二工场)、常安桥生活场所、潘家大院(窑工赌场)、码头遗址、江苏省立陶业学校旧址,以及商业门类、老字号、历史记忆与人物、地方传统与民俗、名人与文化等,形成可加以研究的系统,既构成活态产业,也为慢生活的沉浸提供可能(10)


 ▲10  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1)



3 2015-2020年:为社会留下文化遗产,为新发展创造条件

国家“十二五”发展期间,科技部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特别强调示范性,在东南大学承担的“传统民居聚落适应性保护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研究课题中,宜兴丁蜀古南街被选择成为实践示范点,为此,我们重新审视了完成的“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寻找关键点,其焦点集中在如何为类似传统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并且目前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操作提供范本。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传统手工艺,尤其是还可以再生的手工艺,是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是生活充满创造激情的源泉。当生活的河流越来越宽时,文化遗产会像其中有力量的静水向前,使得宽阔的河流充满能量。此时,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价值传承的平台,也是为新发展创造条件的所在。在这种认知下,我们的保护规划在如下几个方面可以成为示范的动能。


 1)不同产权与保护路径的选择


根据调查和记录分析,在保护范围内,私产占76.4%,公房占24.6%,其中私产比例很高。而不同私产中又有建筑重要性的差别(如名人故居或一般商铺)和建筑保存质量的差别。这就促使在此次示范中有私家出资修缮、公私共建、政府出资、修缮后招商等方式。


 2)不同生活需求与市政系统的选择


如在水系统方面,原有古南街主要是通过地形高差进行地面排水、街道地下传统水道排水和排污,再流向河道。随着新的生活水平需求提高,规划实施后的市政系统在水方面,保持了地面以及地下水道排雨水的系统,增加了给水、排污管网,局部加密了雨水管网,并集中处理排至河道的污水(11)。如此保持了旧有系统,也补充完善了新的设施,更符合生态要求。


 ▲11  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规划(2011)


 3)原有街道肌理与新性能使用的选择


街道肌理保护的实质不是展现,而是聚落生长和合理化功能使用的记录。从民国25(1936)地籍图演化为近年的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12),可以发现最大的改变是外围,即原有的农田、住区部分转为工厂,而古南街和山水环境并未改变,因此我们的流线包括旅游线路依然要保持原有的路径,以真实体验理解传统街区存在的理由。所以在示范中并未大行改变,而是采用性能化规划(如消防系统的完善)进行补充。


 ▲12  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土地属性改变比较示意(1936/2009)


 4)原有建筑风貌与技术运用的选择


古南街的风貌其实是生活状态和方式的体现,表现在:临街的建筑一般二层,下店面、上居住为主,延续性很强;沿河的建筑是街道店面的作坊延伸,所以错落不同,有的空留场地,有的平台临风,有的炊烟袅绕;山脚下的建筑也是前店后场的方式,但是因为山地,形成台地式建筑和菜地、树木杂处的方式。因此在修缮和改造时,技术方式会很不一样,诸如新结构置换、新老结构并存、传统结构等。另外,由于丁蜀特别的紫砂烧制需求,每家每户的烟囱鳞次栉比;而陶瓷的残件进行废物利用作为建筑材料,均构成风貌的特色等(13)。这些在采用不同技术进行保护和修缮时,仍然值得关注,因为它们本身也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13  古南街建筑材料肌理与组织特色(2003)



结语

围绕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开展的保护思考,暂告段落,这是没有结论的结语,但是这个过程中的些许体会或可总结。


首先,围绕人的生产生活不断理解中国传统街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们今天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技术和规划方式十分重要。不仅是古镇的街区,大至古都古城,从古人绘制的地图上依然可以发现,在相当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中,古人只做到大的城市结构,诸如道路系统、水路系统和城门、钟鼓楼等重要公共系统的设计,而街区是任其慢慢生长的。正因为如此,中国才留下那么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因此,不可能有四海皆准的保护模式,更不可以简单地采用先控规、后详规、再建筑设计的程序。


其次,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贵在于其本身是生长的、变化的、丰富的,有时代的印记,有彼此的照顾。在古南街就可以看到明清和近代的建筑样式,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和西方中世纪的建筑装饰。我形容建筑和街道系统,或者街区和城市系统,犹如肉和骨的关系,腐烂的肉需要剔除,新肉只要有骨架附着,仍然可以血肉丰满而存活。因此,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需要有统一的时代风格,但是要有主要风格和风貌的绝大多数比例,而不能“传统-现代”之均质化、杂质化,或者同质化。这是需要谨慎分析研究的,也是我们从两个范围两个版本进行古南街开展保护规划的真切认识。


再则,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与设施等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生活选择,但是如果选择历史文化街区,就是选择一种慢生活,切不可什么都要。你可以是慢一天、慢三天,也可以慢一世,但不可要求这里轿车直达住家,而又大灶慢火烧饭。生活本身是一种选择,历史文化街区只是赋予人类有根有源、有灵感有动力、有价值追求的一种场所而已。选择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舍得。只有不面面俱到,才有可能技术可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至上的保护,而不是肤浅的形式和风格保护。


从为当地留下形态特色,到为城市留下活态产业,为社会留下文化遗产,在不断扩大的保护圈层和保护意识中,不变的是对于生活的理解,她宽广而流动,汩汩向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学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