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筑魂|建筑学习中的党史教育07: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



 前言

铁骨铮铮心可鉴,浩气冉冉志长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在飘扬的党旗之下,长期奋斗于国家建设的前线,也主持了多处红色建筑保护研究和规划设计。图纸化为实际的背后,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红色建筑镌党史,实境党课筑党性”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通过梳理一处处建院师生参与的实例,凝练出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一砖一瓦垒筑起党史教育的万里长城。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用红色建筑讲好党史故事,以实境党课筑牢党性教育。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



07建筑学习中的党史教育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隅,南挽风光旖旎的阳澄湖,北枕秀丽明媚的昆承湖。其所在的昆承平原多良田,春绿秋黄一望无垠,村舍粉墙黛瓦点缀其间,宛若一幅江南水乡田园的水墨画卷。沙家浜镇境内河港纵横,水泊星罗棋布,荒滩生长茂密芦苇,苇叶青青,微风拂过,苇头起伏,叶声沙沙,芦苇荡与农田、村落交织在一起。京剧《沙家浜》中所唱的“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恰是这一风景地域环境的写照。



红色根基:

抗战中的军民鱼水情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浴血抗战的新四军在这里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中所传唱的18名伤病员在“沙奶奶”、“阿庆嫂”等革命群众的掩护下,隐蔽于芦苇深处,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是这片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活动的缩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的再现,更是沙家浜风景环境中独具革命传统特色的人文标识和丰厚的景观资源。




红色营建:

重塑红色风景环境

作为京剧《沙家浜》所叙述的历史的自然背景,浩浩荡荡的芦苇滩地在解放后大多已改建为良田。作为人文历史景观的各个新四军革命活动遗址,如后方医院、修械所、印报所、交通站等散布于沙家滨镇的各个村落之中,需加以整合、提炼,才能集中、完整地体现当年典型的历史环境风貌。


1998年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杜顺宝教授主持沙家浜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设计依托基地的芦苇荡自然风貌,调整和优化景观空间结构,通过水面的改造以及景观视线和水上游览线的组织,再现了沙家浜苇海茫茫的独特自然景观。同时,在风景区入口至核心景区的景观序列中,通过照壁、瞻仰广场、红石村等一系列人文景观要素的重构,与水乡自然景观风貌和村落形态的逐步展现相结合,再现了沙家浜地域风景环境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记忆。整个景区包括三个核心:

  一、瞻仰广场:

    广场军民鱼水情群雕为主体,歌颂军民团结抗日的精神。甬道两侧分立十八根石柱,隐喻十八名伤病员,与群雕相对的是忠魂亭,四周配以常绿树木,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

二、红石民俗文化村:

    依据京剧《沙家滨》剧情,在芦苇荡北岸建红石村,布置有春来茶馆,沙奶奶故居,后方医院,民俗陈列馆,并附以码头、戏台、文昌阁等建筑,俨然一个江南水乡村落,既便于游客体验当年新四军抗日战斗的情状,寓教于游,又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旅游服务。

三、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馆

    教育馆位于瞻仰广场西侧。馆内陈列大量新四军抗日与军民团结战斗的珍贵史料。建筑采用现代风格,通过色彩和简洁的形态诉说革命的时代意义。





红色光辉:

寓教于游的革命传统教育

2000年,常熟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清理水面,补植芦苇,完成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的改造,并建成瞻仰广场和红石民俗文化村等景点;2001年建成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馆。景区自对外开放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如今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风景旅游中感知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景区特有的红色基因。


信息提供:景观学系党支部


东大建院党建学习平台

微信号|ArchPB-SEU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