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字仁辉,1901年出生于河南南阳。1915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成绩优异,屡获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大奖。获硕士学位并经实习之后,1926年离美赴欧考察建筑与城市,1927年春回国加入天津基泰工程司。1940年入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江苏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并分别于1957年和1961年连续两届当选国际建协(UIA)副主席。
杨先生在建筑设计及遗产保护、建筑教育、专业组织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跨越积集于一身,在国内、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为缅怀其卓越贡献,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学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同多家机构,举办展览“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
展览将于2021年11月20日下午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展览时间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
展览前言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重要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
杨廷宝先生接受过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教育,也接受过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对中国古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形成了广博渊深的学术造诣和坚实醇厚的创作素养。由此凝练而成的,是他作为一位建筑师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在职业生涯中,杨廷宝先生在天津、沈阳、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从事了大量设计实践工作,完成了众多名载史册的建筑作品。
杨廷宝先生通过设计作品,以其毕生精力对于建筑创作思想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凝练。他坚持设计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注重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强调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针对事物进行敏锐观察。由此形成了稳健、严谨、精致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他广博的知识与厚积的涵养,其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建筑发展的总体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杨廷宝先生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面临重大变革与挑战。杨廷宝先生与其同时代的一批学子,受业于当时国际建筑教育的主流学府,回国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开创并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学科体系、职业实践和教育范式,而杨廷宝先生因其融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逾百件类型广泛的经典存世作品、深耕明慧影响深远的教育贡献,成为这一开创者群体的杰出代表。
展览“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通过大量建筑作品和历史资料,向学界、业界和社会展示杨廷宝先生的毕生成就,呈现杨廷宝先生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展览同时也聚焦于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与思想研究,透过他在设计创作、遗产保护、学术交流等诸多领域中既有国际视野、又具中国特色的积极探索,回溯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之路,以期对当代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策展人:孟建民、王建国、童明
展览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杨廷宝先生毕生的成就,并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了杨廷宝先生在建筑创作、以及在探索中国建筑教育、引领国内专业建设、推动国际建筑交流等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览同时也采用以下专题板块的方式,着重呈现了杨廷宝先生在建筑创作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做出的杰出贡献:
西学立基
杨廷宝先生是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传奇。他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建筑。20世纪初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受法国巴黎美院教育思想的影响,宾大建筑教育非常强调建筑构造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并且注重建筑设计原理方面的指导与建筑师必备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对于形式、色彩和比例关系具有准确的美学判断。杨廷宝先生就学时,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全美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大奖,毕业时被学院院长称为“才华最出众的学生之一”。毕业后,杨廷宝先在其导师保罗·克瑞的事务所实习工作一年半,加上之前在宾大建筑教育中所接受的良好熏陶,他积累了丰富的职业阅历,展露出过人的设计才华,并且得以非常娴熟地应用到不同的实际工作中。
中学致用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古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先驱建筑师。1935年,杨廷宝加入营造学社,并受北平基泰工程司委派参与北平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他会同其他技术顾问,先期进行测绘勘察,编制工程查勘情形图说,拟具修缮计划书及预算册,经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复加详细审核,确定修缮工程做法说明书,选择营造厂商付诸实施。在第一期工程中,杨廷负责修缮了10处古建筑,计有天坛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北京城东南角楼、西直门箭楼、国子监辟雍、中南海紫光阁、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玉泉山玉峰塔、碧云寺罗汉堂等。在此期间,杨廷宝以留美学习所奠定的深厚学识基础、扎实的设计基本功,在古建修缮中虚心向民间匠师求教,精益求精。经此过程,他对于中国古建特征驾轻就熟,对于传统民间技艺也十分关注,善于从中汲取营养,这为杨廷宝在其一生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建坛春秋
杨廷宝先生是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实践典范。1927年,杨廷宝经欧洲回国,受邀加入基泰工程司,开始辉煌的职业生涯。基泰工程司业务范围开始在北方以天津为中心,1930年代后转向上海、南京一带,业务遍及全国许多城市,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作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杨廷与其同辈建筑师们冲破外国建筑师垄断的设计市场,在许多重要项目中脱颖而出。他在此期间完成将近90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且半数以上的作品现今已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珍贵的建筑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长期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建筑研究所任教,但始终未曾间断在建筑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他一生主持、参与、指导建筑创作共约120项,成就卓著,驰誉当世,构成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历程的重要内容。
杨廷宝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其建筑设计创作活动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总体而言,他的建筑创作也经历了两个特征鲜明的时期:
中西合璧,豁然贯通
新中国成立前,杨廷宝依托基泰工程司开展设计实践。尽管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国家治理孱弱,而他仍凭借过硬专业基本功和踏实勤勉,以及基泰工程司综合实力,取得了骄人业绩,在22年中完成近90项作品。其中既有受西方古典建筑影响的京奉铁路辽宁总站、清华大学校园建筑,也有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和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还包括采用简化传统细部的北平交通银行和南京中央医院;与此同时,他认真研习中国传统建筑特征,但从不因循守旧,致力探索与创新,主持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金陵大学图书馆等,不仅功能布局合理、建筑体型和谐、比例尺度优美,而且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民族风格。
因地制宜,入境出新
杨廷宝的设计理念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因地制宜并遵循实际,这不仅使得他成为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重要开创者与中国建筑教育一代宗师,而且也梳理出一条现实主义建筑创作路线——汲取西方现代建筑有益成份,结合国情,探索现代中国建筑之路。
1940年代中后期,杨廷宝先生洞悉世界建筑发展潮流,通过延晖馆、**新生社、招商局办公楼等建筑,形成了引领时代的设计风潮;1950年代,他秉持“适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将建筑的地形环境、功能布局、施工技术、经济因素与空间艺术进行高度融合,主持、指导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影响的设计项目,如北京和平宾馆、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南京民航候机楼等。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建筑,如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站、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图书馆新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毛主席纪念堂、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指导并提出建议。
杨廷宝先生所从事的建筑实践,映射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城市建筑发展的历程,他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做出了毕生努力,并对于后续的发展带来了持久性的影响。
“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21日-2022年3月20日
展览地点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共同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中国建筑学会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文物学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省美术馆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
支持单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
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东南大学档案馆
特别鸣谢
中国建筑学会综合部
南京农业大学基建处
重庆渝中区文管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一储备资产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参谋部档案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苑宾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文化与旅游局文物保护处
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
杨士英、林慈、周健民、龙灏、张弘、吴扬杰、戴伶、胡征、赖德霖、王骏阳、周琦、杨德安、赖聚奎、陈宗钦、冷天、陆晖、阮昕、陈伯超、吕海平、刘思铎、刘亦师、韩孟臻、汤羽扬、邢佳林、陈亦军、东南建筑学院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学生们
媒体支持
建筑学报
建筑师
时代建筑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中大院
策展人
孟建民、王建国、童明
展览统筹
张彤、冷嘉伟
学术指导
黎志涛、单踊、韩冬青、陈薇、顾大庆、段进、仲德崑、冷嘉伟、成玉宁、鲍莉、夏铸九
学术组织
童明、张彤、葛明、汪晓茜、李华、朱雷、李海清、白颖
重点作品研究
蒋梦麟、张旭、朱昊昊、甘昊、张映乐等
作品研究主持
童明、朱雷、李华、葛明
展陈设计
张琪、童明、乔雨虹
视觉设计
乔雨虹、张琪、唐芃
展览执行
童明、王川、张琪、白雪燕、乔雨虹、江垚
模型制作
南京尼克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南京他石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朱雷、童明、郭菂、陈秋光、张彧、夏兵、屠苏南、王逸凡、白颖
纪录片制作
盛晨晨、林伟杰
图片摄影
冯方宇(F97工作室)、侯博文、陈灏
视频制作
李华、汪晓茜、崔鋆俊、章丛欣
行政事务
朱渊、费祎
宣传组织
唐芃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纪念品
总策划:唐芃
设计制作:唐芃、ArchiDogs筑格传媒、王嘉城、砼羽
摄影©王笑
点击关注“中大院”获得更多东南建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