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奖项于2021年8月公布,并于11月28日在线上举行颁奖典礼。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由李力和方立新指导,学生刘逸卓、徐友璐和刘宇飞合作完成的互动设计作品《请与我同坐》获E类造型设计本科生组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崔一帆、闻健和虞子璐的作品《点·浪》获D类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江苏省三等奖,卜竞轩、李嘉皓和赖兴澜的作品《多形态人体互动幕墙装置》获E类造型设计江苏省三等奖。
参赛作品获奖证书
获奖作品介绍《请与我同坐》
1.1 设计概念
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冷漠化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家具作为建筑环境中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互动应用潜力。作品试图模拟沙发闲聊这一场景,旁人坐下时沙发的凹陷和抬升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通过在座椅中植入互动模块,设计光影、震动等互动模式,将普通的座椅转变为既能与人互动、同时又能促进人际交流的家具装置,吸引人们在共同参与中打破原有的孤立与隔阂。
1.2 互动方式
在这个设计作品中,座椅反馈有灯光变化和振动两种形式;设计的人机互动方式有单人模式、扩散模式和连线模式3种:一人入座时灯光闪烁,可以通过碰触椅面来改变灯光的亮度和颜色;新人入座时,其他人的椅子也会发生灯光闪烁和颜色变化,以新激活的椅子为中心呈水波状扩散;当入座的两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灯光将通过两人之间的座椅面板进行连线,从而形成一条视觉联系,吸引彼此的注意。
单人模式
连线模式
扩散模式
三种互动模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实际应用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3 造型设计
作品以两种造型的单体坐具作为基本单元,一种造型侧面的面板凹进,另一种造型侧面的面板凸起。这两种单体坐具既可分开单独布置,也可以两个或多个拼接在一起,根据空间面积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造型,比如可以促进人们交流互动的环状造型等
单体造型拼接和应用场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4 技术实现
作品进行了1:1实体模型的建造,并完成了实际互动效果的检测和调试。座椅装置的主要框架由光敏树脂3D打印外框、磨砂亚克力面板、内置钢架支撑和3D打印连接件构成。木板在装置内部固定LED灯带,并通过螺丝与外框架上的连接件相连。装置的核心电子元件布置在座椅内部的小平台,并配备了可充电电池,允许座椅装置在空间中自由移动。
装置内部构造(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程序控制方面,作品以Arduino为主要开发平台,集成了网络通信、LED灯带、振动和压力传感器等多种元件,通过编程实现对不同模块的控制。通过改写控制程序还可以实现更多互动模式的变化与更新。
1.5 实物展现
本次互动式设计为具有交流性的公共建筑门厅等场所设计。第一批成熟作品近期将投放在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楼门厅(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1号,南京工艺美术大楼)。欢迎大家在现场参与体验。
2. 竞赛背景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始于2012年,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九届。作为一项高规格、高水平的全国性专业赛事,“学生组”和“教师组”赛事分别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项目》,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具有广泛影响力;每年有近1,500所高校的100万人次大学生参赛,近90%的985、一流大学和知名设计院校参赛。比赛设“非命题”“公益”“命题”三个赛道,内容有人工智能+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影像、交互设计、环境空间、造型设计、时尚与服饰、数字绘画、数字音乐等。 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及联合国机构的称赞。
本次我院参赛作品《请与我同坐》获得了本次大赛全国总决赛的最高奖励。
获奖信息:
组别:学生组造型设计
设计者:本科四年级建筑学:刘逸卓, 徐友璐,刘宇飞
指导教师:李力,方立新
作品完整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B4y1M75R/
图文提供:李力,刘逸卓, 唐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