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本科四年级课程设计 |从理念到空间



从理念到空间FROM IDEA TO SPACE

课程信息

指导教师:潘晖、王逸凡
结构指导:华一唯、尤方宸

学生:薛童、丁雨潇、欣奇拉、戴若兰、郑浩天、李天宇、贾天下、刘伦海

评图嘉宾:张彤、张应鹏、周敏玉、张旭、胡新莺 

前提主旨

我们认为空间的体验在某种意义上是客观的,而非完全主观的。在同样的空间中,不同文化甚至不同时代的人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拥有类似的空间体验。例如,人进入一个中世纪的哥特教堂会产生一种升腾的神圣感,这种体验超越了他的文化背景和所处的时代。空间的体验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因此,需要主动地去设计空间,利用空间体验的设计将建筑的理念最大化。 

课题目标

1.    突破对某种建筑元素的固有印象,开启对空间的想象力,即意识到基于不同的空间和建筑意图,建筑元素所具有的极其多样的潜力和可能性;

2.    尝试从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出发去想象和设计空间,激发学生从尺度、比例、光影、材料等感知层面设计空间的能力;

3.    将结构视为实现空间想象和意图的工具,引导学生从设计之初就主动将结构介入到空间设计中去,让学生意识到,哪怕一棵柱子的细微变化,也会对空间感知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

4.    不同于惯常的从功能或场地出发推导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从一个明确的建筑“理念”出发,由内而外地形成一个逻辑清晰、设计意图明确的建筑,强调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全新的视角思考建筑。

2022学年设计题目:

学生在给定的图片库中选择一张或多张感兴趣并且具有某种独特空间特征的图片,将其抽象总结成一个理念词句。学生需要在8周的课程时间内以这个理念词句为出发点设计一个建筑。建筑的场地、功能、尺度等因素均不作任何限制,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理念自由选择。

评价标准:

1.    空间和结构体系是否符合并强化理念,是否将理念贯彻于从整体到细部的整个设计过程;

2.    是否能够紧密围绕理念去主动设计空间,营造出具有明确建筑意图并且充满魅力的空间品质;

3.    是否能将结构主动参与到理念与空间的表达中去;

4.    设计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即“反常合道”。

学生作品



1

 “反穹顶”周末住宅 | WEEKEND-HOUSE WITH A INVERTED DOME

设计者:贾天下

设计由地上与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为住宅主体生活部份,包括客厅、餐厅等生活空间;地上部分为住宅外部辅助空间,包括外院、露台与花园。住宅场地位于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山洼之中,住宅主体屋顶由一个直径为 67 米的倒置的穹顶构成,穹顶本身融入周围等高线向中心凹陷,于最低洼处形成屋顶花园。当人身处外部时,穹顶是地面,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当人走进建筑时,穹顶变成了屋顶,变化的弧形屋面会于建筑内部不同空间给人带来截然不同且丰富的空间体验——当人走入门厅,穹顶最低点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向两边“推”的空间挤压感;当人走向客厅等公共空间,屋面高度不断放大,将人“推”向外部自然风景;当人走向卧室的私密空间,向两边降低的屋顶有会给人十足的安全感与舒适感。





2

有一个悬挂空间的学校 | SCHOOL WITH HANGING BOX设计者:欣奇拉

此方案结构不仅发挥了结构性的作用,还参与到人对于空间的感受之中。钢索空间被挂在桁架结构下方,巨型结构不仅可以加强桁架结构的刚度,同时结构的内部空间也可以被使用。在垂直方向空间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特征空间,分别是:地下一层作为运动场(篮球)的大空间,一层作为功能灵活的集体空间,二层作为教室。柱子内部的空间作为垂直交通和服务空间。在一楼,钢索空间显得轻盈,这个空间比街道地面高 1.2 米,自然采光也因此容易穿透到下面的大空间。此外,当人们在一楼的走廊上行走或站立时,他们的视线越过钢索空间的地面看到其内部的空间,当人们坐下来时,视线高度下降,他们可以看到地下一层的大空间。在二楼,教室之间有许多天窗,为一楼的集体空间提供了自然光。





3

屋顶中的展览馆 | EXHIBITION IN A ROOF

设计者:郑浩天

校史展览馆的基地位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西门附近,场地地势起伏不平并有大量植被覆盖。考虑到对地形和植物景观优势的利用,一个巨大的屋顶落在了起伏的山包上,屋顶中开有洞口采光。整片屋顶由洞口墙体拉结上下楼板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并由四个隐藏在山包中的交通核心筒作为支撑,其余地方不设置落地柱,让整个屋顶更加具有漂浮在山包上的感觉。同时,学生们也可以经由交通核心筒或山包上的步行坡道进入校史展览馆内,4m*4m 的部分用于流动参观,8m*4m 的部分用于节点处集中布展,学生们既可以在洞口处观赏外部情景,也可以在宁静的展廊中感受历史的变迁。




4

滨江的办公楼 | IN-BUND OFFICE BUILDING

设计者:戴若兰

办公楼的基地位于上海西岸艺术园区内,濒临黄浦江畔。建筑结构为简单的梁柱体系,特别的是,结构柱被异化成了不同的扇形,为建筑结构赋予了一种物体感。而扇形柱收缩的纤细顶端,使楼板看起来仿佛只是轻轻地搭在柱子上方,整个建筑显得轻盈。此外,由于柱子在办公楼内部均质分布,空间的划分显得自由且流动,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得以提高。气候边界则采用透明的玻璃围护在建筑最外层结构的内部,从远处江边看过来,建筑仿佛就是简单连贯的圆弧曲线构成,简洁而通透。




5

看不见的“球” | INVISIBLE SPHERE设计者:丁雨潇

该设计位于城市中的一片绿地公园,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为剧场空间,地上部分为办公空间。地下剧场为一个直径 72 米的接地的碗的形式,由十根斜柱承托住。从城市界面看,很难想象到方盒子体量下存在如此丰富的空间,经过一段弧形坡道进入地下,一个巨大的球体呈现在空间上方,人们在进入剧场之前将感受到它作为巨大的基本几何形状带来的纪念性氛围。进入剧场的流线设计亦围绕对剧场体量的感知展开,两条坡道犹如丝带轻盈地盘旋在剧场周围,在向上行走的过程中时刻能感受到剧场的体量。当人们上到剧场入口的环带,会发现剧场最外延的部分通过结构悬挑达成了与竖墙脱开的效果,一线天光的进入更加强调了剧场的天外来物之感,强化了纪念性的氛围。




6

东京城市墓园 | Urban Cemetery in Toyko

设计者:薛童

该项目拥有两个尺度空间,一个面向城市,作为入口空间,通过狭长高耸的尺度与城市中的缝隙空间融合;另一个面向内部的花园,作为墓园空间,在这里低矮宽广的屋顶水平延展伸入花园,与宽广的花园融合,走廊宽度被压缩到极限,进一步扩大身体对花园的感知。花园被围墙包围着,仅能通过高耸的沿街空间进入。两个空间对角相接,当人们通过向下的四级台阶从垂直而幽暗的入口空间进入水平而明亮的墓园空间,尺度上的巨大转换和突然看见的宽广花园给人的身体带来强烈的感知。






7

艺术家之家 | THE ARTIST’S HOUSE WITH AN ATELIER ABOVE

设计者:李天宇

该设计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个可对外开放的工作室(陈列艺术家自己的作品以及供办公使用),地下为艺术家之家。—条既是屋顶又是地面的结构线介入了该建筑,使其上下两分而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在剖面上:作为住宅的屋顶,这条结构线让住宅三分,由内到外,从私密到公共;作为工作室的地面,巨大的斜坡给工作室引入了迷人的光线。在住宅的中心,粗壮的混凝土梁柱似乎支承起了整个工作室,颇具物体感的结构又将住宅两分。在这个建筑中,这条既是屋顶又是地面的结构线将对外与对内、地上和地下、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8

漂浮的学习中心 |  FLOATING LEARNING CENTER设计者:刘伦海

设计方案是一个漂浮的学习中心——该建筑为72m×72m,采用6m的网格体系构成。其一层为活动层,并配有三个满足辅助功能的地下室。梁这一通常只被视作结构作用的构件,在这个有着巨大流动空间的毯式建筑中起到界定空间的作用。从梁上垂下的十字形短板悬浮于地面,在这个开放的建筑中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局部不同形状的下沉地面与悬浮的短板以及窗帘等一起参与了空间的划分。为了实现概念,空间桁架被用来满足梁和挂板的高和薄,并使得在尽量少落柱子的情况下满足大跨度的需求。屋顶的照明控制是构造设计的要点,以达到通过照明调控满足不同情景使用需求的目的。墙的消失令整个建筑是四通八达的——学生们可以更自由地使用空间。家具和被随意地摆放的绿植共同营造出与空间概念相适应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课程总结:

以“理念”为切入点的本次课题是2022年度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实验性方向的课题,课题的自由度带来了不确定性,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次充满悬念的挑战。然而,面对课题的难度以及由于疫情转为线上教学的困境,学生们所表现出的专注与热情,以及对于空间和结构逻辑的极高的理解能力仍然让我们感到欣喜。短短8周的课题,8位学生的8个方案,以不同的理念为目标,面对各自不同的场地环境,解决不同的问题,最终呈现出各有特色的空间品质。尽管仍有不少遗憾,但这已经达到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课程最大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能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并掌握一种普适的设计方法,即用“理念”去设计建筑的方法。如果这次经历能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所受用,那也就达到我们最初的目的了。

最后我们要感谢两位优秀的结构师华一唯和尤方宸老师,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这些方案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还要感谢在期中和终期答辩中给同学们提出宝贵建议的张彤、张应鹏、周敏玉、张旭和胡新莺老师。感谢学院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拥有这次宝贵的教学经历,这对于我们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自我梳理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谢谢!

潘晖 王逸凡

指导教师简介:

潘   晖 

198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瑞士意大利语区大学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dipl. Archi. AAM USI )。瑞士学习期间师从瑞士著名建筑师 Quintus Miller Miller & Maranta)与 Valerio Olgiati, 并于Valerio Olgiati教席取得硕士学位,成为瑞士注册建筑师。他曾实践于多家中国和瑞士著名事务所,包括北京标准营造和苏黎世Christian Kerez事务所。并广泛地开展建筑考察,所到之处包括中国大陆、日本、印度、埃及、巴西,以及包括瑞士、意大利、葡萄牙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大陆国家。2017年他回国成立潘晖建筑工作室,开始在国内的建筑实践。

潘晖工作室网站:www.hui-pan.com

王逸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民族志” (architectural ethnography)图绘研究方法、结构建筑学、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更新,实践经历包括美国Laguarda.Low Architects建筑设计、日本长谷川豪(Go Hasegawa)建筑设计事务所等。 

华一唯 

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师从淳庆教授,现为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博士候选人。曾参与江西井冈山大仓车站、风荷桥、大仓讲习所、积庆堂等项目的结构设计,也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万载祠堂群、南京蒲塘桥等建筑遗产保护修缮项目。

尤方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结构副主任工程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学硕士。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一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市政)。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参与了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南京银城马群项目综合医院、南京市江宁区综合档案馆等工程项目。


图文来源:2022年本科四年级“FROM IDEA TO SPACE”课题组

图文整理:王逸凡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