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领衔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作品Solar Ark 3.0(阳光方舟之家),多次登上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
2022年11月12日晚黄金时段,Solar Ark 3.0先后登陆CCTV-1《山水间的家》和CCTV-2《乡村振兴中国行》。
CCTV-2财经节目大型纪实专题节目《乡村振兴中国行》,以“行走壮美中国,聚焦广袤乡村,探问农家故事,赋能乡村振兴”为宗旨,展现出一幅幅壮美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SolarArk
《乡村振兴中国行》节目片段
CCTV-1《山水间的家》以全新视角展现中国乡村十年巨变,全景式描绘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壮美画卷,讲好山水间的中国乡村故事。
央视一套
《山水间的家》节目片段
早在一年多前的建造阶段,领队老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宏教授就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并结合建造过程展示了Solar Ark 3.0的技术特点。
SolarArk
央视新闻片段
年初团队还受湖南电视台邀请,登上《天天向上》栏目,宣传新时代下青年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努力。
SolarArk
《天天向上》节目片段
- 项目介绍 -
Solar Ark 3.0是东南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三明学院联合赛队参与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作品。团队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业化预制和BIM运维管理等技术手段,在20天(2021年8月24日到9月12日)内完成了建造,并立即正式投入运营。通过80块光伏板和一个5kW风力发电机的配合,它可以实现风光互补产能建筑。
基地面积:400㎡
建筑面积:127㎡
建筑层数:1层
建筑高度:6m
结构形式:UHPC预制壳体结构
结构覆盖面积:262㎡
SolarArk
延时摄影记录
Solar Ark 3.0在10个国家、29所高校组成的15支赛队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奖总成绩第二名,此外,在十项全能项目中,分别获得:
建筑设计分项第一名
工程建造分项第三名
能源能效分项第三名
宣传推广分项第五名
市场潜力分项第一名
室内环境分项第一名
取暖制冷分项第三名
居家生活分项第二名
互动体验分项第三名
能源自给分项第一名
- 项目特点 -01 预制双曲面UHPC壳体结构,20天超高速装配,建造高性能房屋
创新性的应用平滑双曲抛物面混凝土薄壳作为结构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UHPC预制装配双曲面壳体建筑。用308根 Φ20螺栓连接20块预制UHPC双曲面板,制造和安装精度控制在2.5mm,5天完成超高速装配。相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节省67%以上的混凝土用量,实现“节材降碳”目标。
SolarAr
超高速建造记录
02 主动式产能建筑设计,支持智慧能源微网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
采用整体预制,整体吊装的屋顶光伏系统,光伏板系统东西向布置,实现了相同面积条件下,最大光伏板安装数量和最大化光照时间的高效产能。冬至日晴天可发电100度,7、8、9月晴天每天可发电260度左右,光伏系统与风力发电系统配合,实现了风光互补、昼夜互补,一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约57000度,自用15000度左右,净产能42000度,充足产能除自给自足外,还可以供给公共电网,实现能源共享和智慧产能与用能。同时9年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全生命周期零碳建筑。
SolarArk
冬季运行记录记录
03 多功能住宅、可变空间多模式使用
秉持低碳发展的设计理念,提出多功能住宅的设计思想。在能源、结构、建造上,采用高效节能的设计手法。在室内空间布置上,通过竹木家具的自由组合,实现了睡眠休息、起居生活、小型展示、休闲娱乐、居家办公五种基本功能模式,充分满足日常生活及扩展需求。低碳装配式内装技术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安装时的粉尘与甲醛污染,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营造了温馨、开放、共享的多功能室内生活空间。此外,廊下空间通风自然,温度适宜,营造了舒适的室外交流空间。竞赛期间,在室内外,成功举办了多场学术沙龙活动和赵军教授油画展以及绿色建筑设计展等活动。
SolarAr
多功能可变空间使用记录
04 全生命周期建筑智能化及信息化EPC工程管理——BIM
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平台,使构件模型生成代表构件身份且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是建筑构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信息化EPC工程的基础,实现了基于高效管理的EPC管理。建造期间,每天由BIM模型导出次日工程计划表,让各个分项负责人都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对整体施工进度进行整体掌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控制施工进度。此外,团队还开发了工地语音日志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语音输入自动转换文字,实时跟踪记录施工现场的安全、进度等问题。
SolarArk
装配式建造技术
Solar Ark 3.0这座20天超高速建造完成的高性能产能房屋,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国际研究和教学团队,践行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从经典建筑学注重形式和空间,拓展到既注重空间、形式又注重建造、性能控制技术,促进建筑学可持续发展,让建筑有艺术感的同时,又实现健康舒适和零碳智慧,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行业需要的建筑学高端人才,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团队力量。
- 致谢 -
感谢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组委会的组织和支持!
感谢支持Solar Ark 3.0的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支持项目的各企业单位!
感谢参与、关注和指导项目的团队师生!他们是:
项目支持和策划:
张彤、冷嘉伟、李向锋、鲍莉、江泓
总体负责人:张宏
指导老师:李向锋、周欣、王伟、孔哲、王海宁、吕锡武(能环学院)、吴京(土木学院)、殷勇高(能环学院)、汤弈(电气学院)、张云升(材料学院)、潘金龙(土木学院)、李永辉、徐小东、傅秀章、张弦等东南大学老师,陆发信(三明学院)、曾武华(三明学院)、林银大(三明学院)、Ting CAO(ETH)、Pierluigi D'Acunto(ETH)、Alessandro Tellini(ETH)
企业导师:丛勐、伍雁华、罗申(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建忠、阳知乾(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国建(中亿丰罗普斯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徐星(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张吉华(江苏金砼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有限公司)张大展(南京楠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覃远(国网诺博特江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胡勇(砼羽(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葛桂全(江苏立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韩春楠(南京芒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参与学生:张军军(队长)、朱郁松(副队长)、黑赏罡(副队长)、张溱旼(副队长)、蔡雨燕、曾丽雅、陈满福、陈琼、陈轶男、程方奎、程鹤来、崔肇麟、戴海雁、樊中山、范一凡、高展、郭一凡、郭长健、贺媛、华天冉、黄宝麟、黄雨曈、黄玥、姜雨、金宇航、金宇晖、晋誉菡、况余进、李东晟、李若天、李天宇、李想、李雅晴、李雨昕、李颖、李雨轩、刘文辉、陆宇欣、吕依涵、盘俊纬、曲恺辰、冉富雅、沙楚翘、沈琛豪、沈秀梅、宋明杰、孙波、孙钟煦、汪思宇、王朝红、王明琦、王思茗、王小丽、王筱远、王懿诺、熊鑫、徐浩晨、徐明月、许瀚文、阳锦鹏、杨欣霈、叶红雨、余轲、宰春锦、张李瑞、张如嫣、张睿康、张睿哲、张朔、张思雨、张子安、赵亮、郑言、周超、周星羽、周雨榭、朱犇、朱碧滢、朱炳宇、朱可、朱璐珈、Georgina Esi Takyi-Annan、Ossipova Irina
部分参与现场建造的师生画像
文字:张军军
审核:张宏
信息提供:教师综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