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二十大
同心话未来
二十大专题学习活动简报
★建筑学硕士生四党支部 ★
学习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生四党支部高度关注会议动态,紧跟会议内容,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的重要回信精神紧密结合,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多形式的学习活动。
集中观开幕,共讨表心得
10月16上午,支部全体成员于中大院求是堂集中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共同揭开二十大学习的序幕。
图 | 集中观看二十大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支部成员们感悟良多,延续讨论了对总书记发言和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发表了心得与收获。
图 | 支部成员们讨论学习总书记报告
以下为支部成员部分发言内容摘取——
范立文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党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使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从载人航天、卫星导航,到核电技术、生物医药,面对这五年的成就,我身为一名中国人、身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感到激动又自豪。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身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我深知青春至美是担当,我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马宇坤
历史答卷鼓舞人心,壮阔征程催人奋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说到底就是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生,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国际前沿,点滴积累、攻坚克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我国科技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为国家发展、民族强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专业实践中,用建筑语言讲述红色故事,用一砖一瓦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建筑资源的价值力量,转化为党史学习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倾听红色建筑的声音,做红色建筑的保健医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丛佳仪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习总书记这样定义过去五年党的工作历程。而这五年,也是见证我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走向一名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五年。
2017年,是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年,是党胜利召开十九大的一年,我目睹了第一次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世界见证了中国首艘自行研制的航母出坞下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2018年,是我成为预备党员的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参加了第一次党课,世界见证了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长征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是我光荣成为中共正式党员的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七十周年,我参加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国庆联欢志愿者团队,见证了“人民万岁”的烟花在天安门广场的盛开,世界听见了中国人民的声音;2020年,我见证了600岁的故宫历经时代更迭仍年轻,世界见证了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2021年,我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仍生机蓬勃。2017-2022,五年,十年,百年,这无数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选词论主题,分享齐感悟
为了更进一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在党支书范立文的主持下,支部成员于10月28日下午进行了二十大报告专题研讨会,共同交流会议期间的学习收获。
图 | 二十大报告专题研讨会
在这次研讨会上,支部党员们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结合自身的科研与生活经历开展了深入学习与热烈讨论。热议的关键词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三个务必、文化自信、战略性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
以下为研讨会中支部成员部分分享与交流内容摘取——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还凯洁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普通的莘莘学子,我们个人也许无法体会国家命运和民族发展的伟大纵深,但在这经历人生重要转变和加快成长的重要十年里,也都树立了全体命运变化下自己人生征程的里程碑。
出于专业导向和个人兴趣,我在过去五年间一直留意关注着城市的生长和人们生活的状态。除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外,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和细节催生的质变,对我来说更有莫大的感触。
我看见了新发展理念下,高速铁路网、5G通讯等设施的建设,让我们既可以更加便捷地去远方,看广阔的世界,又可以更加自由地回故乡,探望思念的家人。
我看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家乡小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面貌。多所新学校的建立打破了市区个别重点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后辈们体验到更高质量的课程和更加丰富的校园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公园让小城里多了运动和休闲的好去处,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有了体验多种不同运动项目的场所。改造后的旧城小区楼房安装了直升电梯,开辟了休闲健身的室外公共空间,变得更加宜居、富有活力,让年轻人也愿意留在旧社区中,更多地陪伴老人。
我看见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努力。身为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学习、科研与实践,我深入地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对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作为青年一代的传承者,亦或是未来的从业者,我也更加明确认识到,把握所学知识,发挥创新精神,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小到让老旧的建筑延续更多的故事,让日渐衰落的古镇焕新传统价值与本土特色,大到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传播力影响力。这是一项值得投入热爱与信念的伟大事业。
“三个务必”
王昊睿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的伟大号召,其主要内容是: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充分预见到我们党在成为执政党后所面临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本次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更是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
作为当代研究生党员,科研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二十大提出的“三个务必”在科研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指导我们,在科研过程里,研究生党员应该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基本职责,无论科研道路如何艰辛,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困扰人类的各种难题作斗争,为全人类的进步做贡献。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关于“三个务必”的体会
评王昊睿发言——马宇坤
王昊睿同志分享的关键词“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的伟大号召。作为“两个务必”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三个务必”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在科研岗位上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党建工作上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使命。目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要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挥师上山、过坎闯关,以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肩负起捍卫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崇高使命。
“文化自信”
马宇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让更多的文物建筑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把写作自己历史的话语权抓在自己手上。让历史说话,让建筑说话,要在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参与了砖砌无梁殿建筑遗产的形制构造及结构特性研究、宁波保国寺大殿勘察与评估等科研项目,通过深入历史研究,解读文物故事,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而放眼国际,文物建筑真正活起来,不仅可以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将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优秀的历史文化,在于保护,更在于传承与发展。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还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生,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国际前沿,点滴积累、攻坚克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我国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为国家发展、民族强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卢沟桥的健康监测和结构安全评估项目,使这座六百年古桥焕发新生,文化自信是核心的自信,助力打造卢沟桥英雄文化,突出国家抗战纪念活动承载地的政治功能,更好地塑造建设国家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纪念地,更好地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推动国际和平交流与发展。此外也参加了国民政府行政院次长楼的结构安全评估、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修缮设计等红色建筑的保护项目,在专业实践中,用建筑语言讲述红色故事,用一砖一瓦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建筑资源的价值力量,转化为党史学习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倾听红色建筑的声音,做红色建筑的保健医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关于“文化自信”的感触
评马宇坤发言——王昊睿
马宇坤同志对“文化自信”理解与感想使我感受颇深。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息,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她既有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当然也有一些落后的、封建残余的东西,但绝不可全盘否定。反观西方工业文明,它是在几百年间迅速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外貌似强大,却缺少了必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要博采众长,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创新”
李润
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国宝贵的建筑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承载了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其保护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跟随导师做了不少遗产保护的项目,有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村落更新与改造,也有总统府及1912街区文保建筑修缮设计,范围较大的还有苏南片区革命文物的保护规划。在今年暑假,我还参与了历史所古建考察课程。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我感受了建筑以及其自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魅力,也深感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值得反思的是,古建筑遗产现在仍没有做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这在山西古建考察的途中就深有体会。山西作为地上文物最多的省份,其人力、精力、物力没有办法统筹安排到整个省域范围内,一些寺庙修缮问题反复,难以向外开放,或是交通基础设施差、宣传管理不到位,本来是对外展示、旅游发展的亮点,却因无法妥善利用而陷入被搁置的循环,令人惋惜。同时,随着时代发展潮流不停,建筑遗产的概念也不断扩大,就比如近年来国家以及政府对于民国建筑、革命文物等愈发关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向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何修缮、如何保护、如何发展是站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我们所无法逃避的。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现在被重视,也应该在现在被反思、在未来被解决。
我想,中国的建筑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不应被埋没,这是我辈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作为学生党员,更是需要勇于拼搏、勇于承担。于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寻新发展,在传承创新之间绽放新光彩,中国的建筑遗产或许也能有更多的新可能。
关于“创新”的补充
评李润发言——陈寅思危
李润同志提到的“创新”一词不是第一次出现,我国宝贵的建筑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承载了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其保护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我的专业与她很接近,但更偏重中国建筑历史理论方面的研究。在过去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从之前逊于他国,到在一代代先辈的努力下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作为最新一代的建筑历史工作者,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勇于开拓新领域,让中国传统建筑的光彩越来越绚丽多姿!
除了以上关键词外,范立文同志结合暑期在广西调研的观察,阐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联性的理解;陈寅思危同志以“战略性工作”为引,回顾过去一年的建筑历史研究经历,展望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丁一航同志关注报告中多次出现的“战略”一词,表达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三大战略的思考;丛佳仪同志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发,通过纪录片“大山深处的画家村”,为大家展示了政策带来的具体改变……
总结与展望
在本次二十大专题的系列学习活动中,支部同志们通过集中学习、独立思考、共享交流等多元的形式,充分领悟到二十大精神,对国家过去五年的发展与变化、党未来工作的规划与部署,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作为祖国的青年,我们身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感受着历史的铭刻与未来的展望,体察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与使命。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感念党和国家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支持,也明确了对我们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提出的要求。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定肩负起青年党员的伟大抱负,不负嘱托,将“小我”融入“大我”,以梦为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 | 建筑学硕士生四党支部
图片 | 还凯洁、李润
编辑 | 还凯洁
指导 | 曹俊、徐宏武
审核 | 曹俊、徐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