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第06版(文化遗产)发表我院教师李永辉副教授的文章:《因地制宜,为文物营造出“宜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指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因此,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拥有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秉承二十大报告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断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水平,精心培育新一代中国遗产守护者,为我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李永辉副教授系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永辉的主题文章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理念类比中医学的“治未病”原则,以南京南唐二陵的墓室环境调控研究、天水麦积山石窟泥塑的遮阳保护研究、水分和光照对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研究、水分含量对古建筑青砖冻融破坏影响研究为例,阐释为文物营造“宜居环境”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研究表明,通过建筑学和环境学研究,因地制宜,对文物“居住环境”的预防性调控,给文物“治未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关键手段。期望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能够不断深化基于文物“居住环境”调控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文物的保护方法和策略,让更多文化遗产“健康长寿”。
版面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9/16/nw.D110000renmrb_20230916_2-06.htm
信息来源:教师综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