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青年建筑论坛第二场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


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由东南大学杰出校友王澍、陆文宇教授发起,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法国国家建筑与遗产之城联合主办的“中法青年建筑论坛”第二场,于2024421日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巴黎马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东巴黎城市与国土建筑学院、ESA巴黎建筑学专业学院、东南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与多位中法青年建筑师共同参与论坛交流并作相关报告。



论坛21日上午正式开始,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雷教授担任主持,建筑学院副院长葛明教授致欢迎辞。论坛分为上、下两场展开汇报与讨论。


在上午的论坛第一位汇报的是法国2018年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来自ORMA Architecture事务所的Michel de Rocca Serra,他分享的项目包括科西嘉岛的动物观察亭、位于海湾的宾馆、位于小山村的办公室项目等。他重点介绍了在一个小山村中和市政厅、森林经营者携作的木构建筑项目,该项目采用体积类型学研究,结合农民的生活方式,通过模型制作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木质材料,保证这个建筑最大程度享受自然元素、不依赖暖气和空调,并从景观的角度融入环境。


©Michel de Rocca Serra

©Michel de Rocca Serra


©Michel de Rocca Serra


©Michel de Rocca Serra


第二位汇报的建筑师是法国建筑之家获奖得者,毕业于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Dorcas Mabanza-Kuma,法国和刚果双重文化的身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项目处于法国当前城市进程中移民、罢工潮等问题的背景下,关注城市中许多非正式空间。她与合作者使用了一个制图系统,将非正式聚落投射到2050年的地图上,从非正式性谱系的角度看待世界的绘图工作最终呈现了新的边界,并基于人文建设的方式与城市关系的思考而展开愿景式的设计。


©Dorcas Mabanza-Kuma

©Dorcas Mabanza-Kuma


©Dorcas Mabanza-Kuma


第三位汇报的建筑师也是法国建筑之家获奖得者——Lawan-Killa Toe。他和两个同样毕业于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同学一起创办了建筑事务所,项目主要关注建筑的物质性和建筑碳排放的问题。他提到了在中国和法国木构建筑的差异,也谈到了这一建造体系背后的生态网络。他认为首先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管理、高度可控的砍伐来维持森林的健康,其次是实施的技术性,他对木材建造背后的网络以及建筑碳足迹做了深入的研究。


© Lawan-Killa Toe


© Lawan-Killa Toe


第四位汇报的建筑师是“有声建筑”联合创始人刘畅,他主要分享了3个改造加建类的项目,也回应了当下中国建筑的一种趋势。第一个项目是前汾溪乡村美育中心,项目需要把工厂和粮仓场地改造为一个乡村美育中心。在回应解决场地混杂状态与功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时,建筑师受到当地的廊桥建筑类型的启发,依据这种建筑原型结合新的结构,推演出了一系列小房子。第二个项目发生在杭州的城市环境中,试图对原本消极的剩余空间进行一种重新的塑造。第三个项目以乡野艺校的模式介入乡村,将建筑重新嵌入一种和自然的关系中。


©有声建筑


©有声建筑


上午最后一位报告的嘉宾是旭可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刘可南,他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空间、当前工业体系下的中国建造等议题切入,分享了项目中面向现实的解决策略。在介绍最后一个项目“桥下舞台”时,视频展示了桥下的市民生活场景,真实的、流动的日常生活随着镜头的推进而切换,也将现场参会者引向了对场所的体验和再思。项目采取了轻介入的策略,通过设计引导人流翻越被防汛墙分隔的空间,并结合现有空间特征创造鼓励公共使用的可能方式。



©旭可建筑

©旭可建筑

©旭可建筑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国美院陈立超老师,东南大学朱雷、葛明、张旭等老师陆续针对上午的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汇报者依次对其进行回应。


从左至右:陈立超、朱雷、张旭、Dorcas Mabanza-KumaMichel de Rocca Serra


下午的论坛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愚副教授主持,总共有10组演讲嘉宾进行汇报。第一组汇报的是Marie SarracoRachel Rouzaud。在一个实地建造完成的毕设项目中,她们通过织物表现和拼贴建筑,重视对个人的记忆与场地的记忆的解读和梳理,强调了情感和具身性体验对于建筑设计的深刻意义。


©Marie Sarraco, Rachel Rouzaud


第二组汇报的是Marie Ducroc,她从小作为木匠女儿的成长经历和在凡尔赛学习建筑的经历帮助她在实践中能够了解项目的真正细节。她汇报了毕业设计项目“流通:海绵城市的新城市地理”,城市在洪水管理方面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因此,项目对河流流域的水管理与景观建筑类型的深入研究,以专业技术回应对气候问题的认识。


©Marie Ducroc


第三组汇报的是Laura Lepesteur,她曾参加中法合作培养的硕士学位项目,获得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双硕士,她进行了题为“水和风险作为项目机会”的演讲。通过城市和景观方法进行整合,解决法国城市中的居住与风险问题。例如,为了将水管理纳入法国北部亚眠市的城市规划,她研究了亚眠人与水共存的种种生动的行为类型。这项研究揭示如何将水及其利害关系纳入城市规划。


© Laura Lepesteur


第四组汇报的是Marine Ceulemans, 她的研究主题是 "孤岛"。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思想、运动、流动、人口和商品的世界,而岛屿则是边缘化的。由于其有限性所带来的脆弱性,岛屿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孕育真正的生态意识。为了将方法扎根于现实,她选择了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伊比沙岛展开设计讨论。


©Marine Ceulemans


第五组汇报的是Anas Berrada El Maadi,他分享的项目名为“抚平卡萨布兰卡的伤疤”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首都,这个项目主要探索了卡萨布兰卡27公里的城市岸线,它既是沙滩和海洋爱好者的梦想目的地,也包含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序列,以及作为经济枢纽的港口工业序列。与理想的规划愿景相比,多年来的现状是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方面是不稳定、不卫生的贫民窟,另一方面,规划的街区也有衰退的迹象。项目关注社会结构和参与性的方法,尊重地方的集体记忆,试图弥合空间的断裂。


©Anas Berrada El Maadi


接下来是4组中国学生的演讲,首先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卢心玥、陈沛印、王汝宁,汇报始于美院本科课程的学习经历,对自然建造的关注使同学有机会面对自然材料,并亲自用手实验,这些宝贵的经验被转化运用在“弹弹居”项目的设计中,该项目运用竹材的特性在村落中建造一个弹性的平台,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二等奖。


©中国美术学院团队(指导教师:陈浩如;成员:卢心玥、陈沛印、王汝宁 等)


第二组是由东南大学的研究生张军军代表张宏教授团队介绍在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的作品,探讨了当代可持续建筑的设计原型。用直纹双区抛物面的创新做法发挥了预制混凝土壳体结构性能高、用料少的优势,同时在建造方面提供了便利性。叠加其上的产能系统和下部的围护系统可以使这个建筑在有限的面积之内获得更高的产能量。


©东南大学团队(张宏、张军军 等)

接下来是来自东南大学的本科生杨诗庭、黄炅,他们介绍了大一第一个学期顾大庆、张嵩老师负责的“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作业,两位同学的工作由马骏华、张倩老师指导。项目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跨越了城市、场所、中庭和棚屋的不同尺度,既有对南京的山水格局和街区生活进行观察和研究,也涉及与人的身体直接相关的空间,在设计中关注其序列、尺度以及品质。


©杨诗庭、黄炅


最后,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研究生邹雨菲代表王逸凡老师带领的东南大学项目团队汇报了竹设计建造竞赛的设计思考,该项目从竹构型与力的设计实验开始,围绕对竹构“轻”的思考,探索现代竹构在结构可能性方面的边界。该项目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一等奖。


©东南大学团队(指导教师:王逸凡、杨奡;助教:李滢君;成员:彭思翔、邹雨菲、王赫筠、陈兆伦、陈艺、岳婧秋)


在汇报结束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愚、徐小东、王逸凡、张嵩、马骏华老师、中国美院蒋伟华老师和中法师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左至右:蒋伟华、Rachel Rouzaud、王逸凡、Emilie Gascon


最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总结致辞,张彤院长指出,像此次中法青年建筑论坛这样的关于建筑教育的交流难能可贵,尤其是它可能触及的文化感受、引发的思考和问题,对年轻学生和建筑师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次中法青年建筑论坛活动在杭州和南京两地举办,促进了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建筑教育和研究合作上的新发展。在420日中国美院举办的第一场中法青年建筑论坛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潘勇杰、吉天宇、罗远烽、董雨霏、吴旻昊等同学代表学院和项目团队作了报告 ,获得了良好反响,张愚老师代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参加了研讨。



文字:王逸凡、冯聃雅

现场照片:钟旻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