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蒋楠
职务职称: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jnseuarch@163.com
研究方向: 可持续城乡环境中的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再生;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城乡建筑创作与场所营造
蒋楠,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会员,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委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国家智库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研究员。近年来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数字化绿色化技术路径、城市更新背景下近现代建筑遗产及20世纪遗产的活化再生、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城乡建筑创作等研究、教学及实践工作,坚持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并重。 在学术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基于价值实现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绿色技术路径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全程动态评价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机制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基于长三角地区气候与文化特征的绿色建筑空间形态及工程示范),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住建部及教育部专项课题等多项对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著有《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综合评价》、《横山乡建:在地营造的现实可能》、《江南绿意:长三角地区传统建筑与聚落绿色智慧调研》,主编《中国工业遗产丛书·江苏卷》,参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在《建筑学报》、《人民日报》、《建筑师》、《新建筑》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总被引数近1000次,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高影响力论文,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申请及授权专利1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参编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1部。近年提出的“基于MHBIM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新范式”、“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数字化和绿色化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等重要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实践之中。 在实践创作方面,一直致力于从传统人居与建成遗产中汲取营建智慧,在可持续城乡环境及地域文脉赓续的脉络与线索中探求历史信息的当代转译、场所空间的品质营造以及建筑文化的传承创新,践行研究性设计创作。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完成文教建筑、遗产活化、城市更新、乡村营建等工程实践40余项。曾获首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WA中国建筑奖、BLT建筑设计大奖、UDAD国际城市与建筑设计奖金奖、WAF世界建筑节入围奖、中国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数实融合工程设计创新赛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建筑创作)等国内外奖项40余项,主创作品在FOAR国际期刊封面、世界建筑、有方等知名建筑媒体发表,设计作品及教学成果受邀参加2023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国际建协2024国际建筑论坛中国馆、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 在教书育人方面,教授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师生互喻、教学相长,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注重产、学、研、教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融贯思维、系统观念及综合能力。带领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