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
(学科代码: 1304)
学科简介
美术学,国家一级学科,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开始正式招生,是我国首个在建筑院系中开设的美术学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本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多学科交叉培育,跨院系招生、培养的探索历程,逐步形成了文理并蓄、艺工综合的培养模式,建立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师资队伍。目前,美术学已由建筑学院拓展至艺术学院开展合作共建的工作,并根据各个学院的特点分别实行招生、培养工作。通过全体教师多年来的共同的努力,美术学教学、科研成果斐然。培养了一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硕士专业人才;完成了大量环境艺术理论、美术理论和环境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的课题与作品。其中部分成果为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与建设项目,并获各级学术、科研奖项。
培养目标
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综合素质优秀。
培养环境艺术与视觉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建筑美学与历史理论、美术创作与理论、美术历史及理论领域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能胜任相关方向的理论研究与专业设计、创作、教学工作。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研究方向
建筑学院
(1)环境艺术与视觉设计 (2)室内装饰设计 (3)建筑美学与历史理论
艺术学院
(4)中国书画艺术 (5)宗教美术
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为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研究方向(1)、(2)、(3)的硕士生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0篇;研究方向(4)、(5)的硕士生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0篇。美术学所有方向的硕士生必须完成1篇文献阅读综述报告。
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求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文化、艺术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研究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符合学校相关规定外,学位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概念清晰、立论正确、考据充分、论述严谨,且层次分明、文笔通畅、图表清楚、注释标注等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在本学科范围内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经导师签字后刊登在院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或其它学术刊物上,考核合格后计1学分。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全部培养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需提前前往研究生院办理论文盲审等相关手续,抽检合格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答辩由院系组织,在院系规定的统一时段内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通过论文答辩后可提出学位申请,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授予学位。
附表: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A 公共学位课程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春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B000113 | 中国概况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留学生选 | |||||
S000150 | 学位英语 | 72 | 4.0 | 春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S000156 | 汉语 | 120 | 4.0 | 春秋季 | 授课 | 笔试 | 留学生选 | |||||
专业学位课 | B 专 业 基 础 课 | S001104 |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研讨 | 笔试 | 研究方向(1)、(2)、(3)选 | |||
S001112 | 建筑环境设计 | 36 | 2.0 | 秋季 | 授课研讨 | 笔试 | ||||||
S001117 | 室内陈设设计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研讨 | 笔试 | ||||||
S081201 | 中国美术史研究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研究方向(4)、(5)选 | |||||
S081202 | 西方美术史研究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03 | 中国书法史研究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C 专 业 必 修 课 | S001116 | 城市色彩规划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研讨 | 笔试 | 研究方向(1)、(2)、(3)选 | ||||
S001106 | 公共艺术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研讨 | 笔试 | ||||||
S001325 | 建筑设计理论 | 36 | 2.0 | 春季 | 授课研讨 | 笔试 | ||||||
S081204 | 美术文献研究方法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研究方向(4)、(5)选 | |||||
S081205 | 中国美术理论研究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06 | 西方美术理论研究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07 | 中国书画鉴定学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08 | 美术批评学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09 | 比较美术学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
S081210 | 美术市场学 | 36 | 2.0 | 春季 | 授课 | 笔试 | ||||||
D 非学位限选课程 | S001113 | 艺术设计专题研究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研讨 | 考查 | 研究方向(1)、(2)、(3)第三学期给学分 | ||||
S0003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0 | 秋季 | 授课 | 笔试 | ||||||
E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S001202 | 现代建筑理论 | 54 | 3.0 | 春季 | 授课 | 考查 | 建筑学院内其它学科的前沿课程、学位课程均可作为研究方向(1)、(2)、(3)学生的选修课 | ||||
S001300 | 建筑设计理论前沿 | 36 | 2.0 | 春秋季 | 授课研讨 | 考查 | ||||||
S001328 | 名师理论前沿系列 | 36 | 2.0 | 春秋季 | 授课研讨 | 考查 | ||||||
S001304 |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 | 36 | 2.0 | 秋季 | 授课研讨 | 笔试 | ||||||
S001401 |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 36 | 2.0 | 秋季 | 授课研讨 | 考查 | ||||||
S001411 | 景园学科前沿 | 18 | 1.0 | 春季 | 授课研讨 | 考查 | ||||||
S001413 | 景观技术前沿 | 18 | 1.0 | 春季 | 授课研讨 | 考查 | ||||||
S001327 | 数字技术与建筑学(1) | 36 | 2.0 | 秋季 | 授课研讨 | 笔试 | ||||||
S081211 | 海外中国美术文献研究 | 36 | 2.0 | 秋季 | 授课 | 考查 | 研究方向(4)、(5)选 | |||||
S081216 | 中国画写生 | 54 | 3.0 | 秋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18 | 油画写生 | 54 | 3.0 | 秋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19 | 水彩画写生 | 54 | 3.0 | 秋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20 | 中国书法理论研究 | 54 | 3.0 | 春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21 | 中国画创作 | 54 | 3.0 | 春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22 | 书法创作 | 54 | 3.0 | 春季 | 授课 | 考查 | ||||||
S081223 | 油画创作 | 54 | 3.0 | 春季 | 授课 | 考查 | ||||||
必 修 环 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社会调查。 | 1.0 | 考查 | 研究方向(1)、(2)、(3)为教学实践 |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美术学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应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其中必须选听学风建设、法律、心理健康讲座至少1次。(留学生至少3次) | 1.0 | 考查 |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 | 1.0 | 考查 |
注:1.美术学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4学分(文管类),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为 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美术学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