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南苏丹首都朱巴市产业园区规划研究”案例教学使用说明书

1.本案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教授的知识节点,即通过案例讨论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本案例旨在为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规划实践中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拓展规划视野,开阔眼界。通过对这类城乡规划设计过程的完整展示,为学生提供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方法、规划内容构成方案表达等方面的借鉴,以加强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划设计实务的综合能力培养

  

2.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即需要学生事先掌握的背景材料,包括理论背景、行业背景、制度背景等。

本案例进入讨论之前,需要学生对南苏丹的国家基本情况、政治制度、规划体系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对联合国提出的产业园区发展相关政策有相应的认知;学生应当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背景,基本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理论、历史及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初步规划设计的能力,掌握运用绘图、实物模型及数字工具等表达规划设计的方法,并要求有一定的产业体系构建、专项支撑体系规划以及园区发展运营方面的知识储备。

  

3.案例分析要点,即通过案例分析要解决的知识点。

1)需要学生识别的关键问题;

① 南苏丹经济与产业发展概况,规划体系发展与政策背景研究;

② 从现状特征、区域协调、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体系、园区空间布局、专项支撑体系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来构思和规划产业园区空间;

③ 清晰的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规划逻辑体系;

④ 产业发展体系的构建思路方法

⑥ 园区专项支撑体系与发展运营模式研究。

归根结底,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和学习,旨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划项目的认知,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规划设计、尤其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驾驭能力。

  

2)根据案例相关的知识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方案,并评价这些方案的利弊得失;

解决以上关键问题的可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理论学习:通过文本阅读,积累和掌握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相关知识掌握得比较系统、扎实,不足之处是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够直接,需要时间过程和阅历的积累;

实地考察:通过对优秀园区案例的实地调研体验,见多识广,逐渐提升设计能力。实地考察的优势十分明显,能够对园区产业发展,功能布局有全面深入的学习了解,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不足之处是成本高、代价大,学生不一定有条件承担相关费用。

参与工程: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规划实践项目或部分采取真题假做的方式,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提高规划实践能力的手段,不足的是可能面临项目选择弹性小、数量少、周期长等问题。

案例学习:通过对“一带一路”精选的产业园区发展案例进行仔细分析与解读,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便于随时随地、分门别类地学习城乡规划设计典型案例,务实致用。通过一定量的素材的学习和积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不足的是短期内可能会引发全国高校及地方设计院的部分方案趋同现象。

  

3)推荐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具体措施。

推荐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案例学习为重要手段,结合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参与实际项目,一方面从理论基础上巩固和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开拓视野,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规划项目的了解,学习当代城乡规划前沿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操作方法上结合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将城乡规划范畴的各专业领域知识进行整合、输出。从而切实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实践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规划行业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具体规划项目实践,尤其是在项目筹备和开展前期,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方向的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案例库学习,以期开拓思维、激发灵感,基于更高的起点开展规划实践;同时也有利于切实消化吸收案例的相关知识点,在操作中更好地体会如何将之灵活的学以致用。

若无适当的规划项目可供学生参与锻炼,则建议按照城乡规划和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项目类型,对案例库进行分类、分段学习,注重及时归纳总结和掌握同类型案例的共性规律,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性知识。

  

4.教学组织方式,即为了对在课堂上如何就这一特定案例进行组织引导提出建议。

1)案例引入;

通过案例分析及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的阅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系统讲授城乡规划原理、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规划方法后,理论结合实际,引入相关案例(建议选取同类型案例3个以上,以便巩固相应知识点),以实证研究精神为主导,将多个知识点链接在一起,给学生建立直观、鲜明的印象。

2)课时分配(时间安排);

每周4学时/课外:注重课外积累和准备,引导学生提前就课内关键内容进行积累。

每周4学时/课内:课程以“科学、自主、活力”为主要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将课内汇报演讲、多媒体展示等与理论授课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研讨、同学辩论、师生互动等环节的设置,促进实证研究的推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3)讨论方式(情景模拟、小组式、辩论式等);

采用研讨型教学方式,通过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以及科学的研究方式训练,增强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规划设计观念,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案例法:课堂上通过各种案例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释说明抽象的理论知识点;

研讨法: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同学辩论、最后教师总结的方法,从多个视角理解和学习知识点;

问题法:每次课前、课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反思本次课知识点,并在下次课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践法:实践动手能力是本专业的强项,对于操作性要求高的知识点,通过针对性小练习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学。

4)课堂讨论总结。

案例研讨学习完毕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旨在通过几个同类型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这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理及其方法。

以上教学组织过程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对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