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上海松江佘山紧凑型城市新型居住区规划设计”

案例教学使用说明书

1.本案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教授的知识节点,即通过设计案例讨论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主题是紧凑型社区开发,任课教师希望在介绍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紧凑型城市理念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适用于中国当前城市发展需求的紧凑型社区。使研究生了解掌握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理论的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通过讨论学习和研究性设计等方法,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实践,同时研究中国当前的城市问题。

2.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即需要学生事先掌握的背景材料,包括理论背景、行业背景、制度背景等。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30年将近70%的中国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比例刚刚超过50%,中国的新城和居住区建设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涉及到以下六个重要的政策目标:

l紧凑型城市发展

l生态型社会

l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l改善农业生产

l以人为本的规划

l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

  

为了满足以上这些政策目标,就需要对目前的发展实践做出一系列重大变革。我们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一起,采用研究性设计的方法,选取了一块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的区域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性设计。在坚持不改变中国当前住宅日照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现行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规模标准提出新的开发方案,在探索实现创新性策略目标的方法,同时也尽量考虑中国消费者对于社区内部管理和房间南向采光要求。本次研究性设计选择的场地位于上海的松江新城附近,上海市相关规划把这片用地中作为19个集中住宅开发区域之一。来自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的15名学生被分为3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课题:

l总体规划及交通结构研究;

主要负责分析区域居住区和轨道交通发展结构,研究站点周边开发的布局模式,同时确定BRT系统开发的线路选择、居住组团的分布方式等。

l紧凑型居住组团的开发模式:

主要研究居住组团内部街区的规模和布局,确定内部路网尺度、建筑群和开放空间的规模和布局模式等。

l街区内部建筑设计方案:

在其他两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多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户型设计,以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同时提出整合性的生态设计措施。

  

3.案例分析要点,即通过案例分析要解决的知识点。

1)紧凑型城市发展构想;

面对20世纪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人们提出了紧凑型城市的构想,以应对各种挑战:包括降低土地和能源消耗、土地混合利用模式、功能关系多样化、公共空间发展;发展城市导向的交通机动性;引导居民区结构的集聚或分散程度;鼓励文化的独立性、社会融合、创新环境等[3]

除了涉及到历史老城以外,紧凑型城市构想在区域层级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邻里单元与周围景观之间的空间关系:从区域内部邻里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再到周围的景观,都与紧凑型城市的构想紧密相关。这些邻里单元的布局既可以集中布局,也可以选择分散的形式,此外它们还需要涉及到不同空间尺度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持,比如区域交通线路、快速公交系统(BRT)或通勤巴士系统等

  

2)紧凑型居住区的研究性设计成果;

为了将开始提到的六项原则落实到居住区的开发中来,紧凑型城市发展在这项研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其他五项原则的有效落实都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直接相关。本研究中推动紧凑型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轨道交通,克服小汽车交通在可达性方面的不足,使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成为整个交通体系中更有效的组成部分。与仅使用汽车相比,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五分钟步行区域可以维持较高的建筑密度,步行十分钟内的区域也可维持相对较高的密度。

我们的选址距离上海7号线的佘山站较近,不过对于步行来说,场地与车站的距离过远。当然另外再建一条的轨道交通的想法显然并不现实,因此实际的提议是建设一条通过我们基地的快速公交线路(BRT),其建设成本远低于轨道交通,而且这方面的建设成本本身就属于区域中正常道路建设成本的一部分。在运营成本方面,BRT与常规的公交运输相比也没高出多少。

解决以上关键问题的可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基于BRT开发的居住区结构:通过确定一个可行的BRT线路,计划将佘山站与正在建设中的上海17号线赵巷站连接起来。这样一条BRT线路允许人们在城市边缘区内实现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换乘,同时也帮助松江新城的居民获得了前往更多目的地的机会,对于整个地区都有积极的意义。

居住组团的示范设计:为了保证居民可以在五到十分钟内,从居住地步行到达一个BRT停靠站,城市街区的周长不能超过450600可以安排300500个家庭,不仅能够满足现行规范限定作为一个居住组团的要求,而且与当前国家提倡发展开放性社区的政策保持一致。再加上此类街区的规模较小,即使存在封闭式管理,也不会给其他居民绕行带来过大影响

街区建筑设计示意:BRT站台周边的街道格网划分了尺度的街区,形成的居住组团在320户至360户之间,站点附近的密度最高,随着到站点步行距离的增大,外围大一些的街区容积率逐渐降低。围绕交通站点周边,当地将形成容纳超过10,000户(约32,000人)的住宅片区。这些数据正好与现阶段中国居住区规范建议的范围一致整个住宅区占地约1平方公里。

整合生态相关措施:围绕轨道交通站点的紧凑型开发创造了具有清晰边界的街区。新型街区可以从当地的能源设施获得各种能源供给。这些地区内部的设施可以使用多种能源,比如包括从废水中获得热量,从食物残渣中提取沼气,以及利用建筑收集的太阳能和风能等。此外,中国建筑的南向需求也为使用太阳能收集装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们可以把这些装置直接安装在居住区内的各种建筑上。

  

3)推荐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具体措施。

课程提出的新开发模式是对以往建设模式反思的结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以轨道为中心、采取紧凑布局的开发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封闭式社区和住宅南向的偏好。将每个居住组团设计成独立的城市街区会促使形成密切的邻里关系,同时每个居民还可以保持与其他相邻居住组团的联系,而这些居住组团的规模就相当于英语国家中邻里的规模。而较大的住宅组团同样也能够帮助形成很强的社区认同和特色。

居住在靠近轨道交通站点的地方使人们上班更加方便,同时与周边临近非建设土地的条件也提供了亲近自然景观、提供健康水平的机会。通过保留历史村落和土地,也使得一些想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的愿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

  

4.教学组织方式,即为了对在课堂上如何就这一特定案例进行组织引导提出建议。

1)案例引入;

通过案例分析及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的阅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系统讲授城市设计原理、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设计方法后,理论结合实际,给学生建立直观、鲜明的印象。

2)课时分配(时间安排);

8学时/课外:注重课外积累和准备,引导学生提前就课内关键内容进行积累。

28学时/课内:课程以“科学、自主、活力”为主要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将课内汇报演讲、多媒体展示等与理论授课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研讨、同学辩论、师生互动等环节的设置,促进实证研究的推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3)讨论方式(情景模拟、小组式、辩论式等);

采用研讨型教学方式,通过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以及科学的研究方式训练,增强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景观设计观念,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案例法:课堂上通过各种案例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释说明抽象的理论知识点;

研讨法: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同学辩论、最后教师总结的方法,从多个视角理解和学习知识点;

问题法:每次课前、课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反思本次课知识点,并在下次课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实践法:实践动手能力是本专业的强项,对于操作性要求高的知识点,通过针对性小练习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学。

4)课堂讨论总结。

案例研讨学习完毕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旨在通过几个同类型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这一类景观设计的原理及其方法。

以上教学组织过程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对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关闭